三是实现逐步壮大民政实力的目标。我们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确立实力民政的理念。没有实力雄厚的民政基础,就不可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因此,在保证财政资金主渠道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争、引、赠”方式用活资金,不断发展壮大民政实力。“争就是向上争取”,积极向政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引就是在民政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努力拓展筹资渠道,发挥社会资金对政府资金的补充作用,不断培育民政事业的需求市场,通过优质管理、强化服务,增强民政事业对社会资源的吸呐能力;“赠就是赠与”,深化“慈善人人捐”制度,完善福利企业回报社会机制,筹集慈善基金和福利公益金。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福利彩票发行、福利企业、殡葬管理、地名管理等职能优势,把业务工作置于壮大民政实力之中,在管理中求效益、求发展。
推进四项工作,即大力推进双拥优抚安置、福利企业规范化管理、慈善和社会事务管理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制度化。以争创新一轮双拥模范县为目标,力求在巩固成果上求发展、在深化改革上求创新,制订《xx县xxxx—xxxx年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县活动规划》,修订《xx县拥军优属工作若干规定》,继续巩固和发展基层双拥规范化建设成果,不断加大驻玉部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力度,加大军地互相支持与合作力度,着力解决难点问题,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积极探索完善双拥工作发展新机制,继续深化科技、文化、法律拥军,建立县企业拥军协会,推进企业拥军。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重点做好在乡老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继续改革优抚金发放办法,在原有优抚对象优抚金实行按月发放的基础上,对在职残疾军人抚恤金和城乡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实行按月发放,同时,把不同类型优抚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保障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国家保障与社会优待相结合的多元化的优抚保障工作新机制。加大退伍安置改革力度,探索重点安置对象安置改革新办法,开展退役士兵就业培训工作,每年举办x—x期就业培训,初步建立包括培训、就业、医疗、社保在内的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安置保障配套制度。
二是继续加强福利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着力转变福利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适度放开福利企业经营范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走科学化、和谐化的发展道路,力争全年实现生产增长率达xx%,销售收入xx.xx亿元。加强对福利企业的监管,积极做好政策协调工作,切实保障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着手小企业的规范重组,增加残疾人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计划全年安置残疾人就业xxxx名以上。
三是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慈善工作对促进我县民政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民政工作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因此,我们将大力规范完善“慈善人人捐”机制,计划在x月份下达各镇乡慈善捐款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各地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此项工作。积极落实慈善救助措施,采取多样化、时效性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受助者的要求,解决特困群众的实际问题。联系团县委的“爱心超市”,着手创建“慈善超市”,积极提供便民服务。
四是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为重点,提高社会事务管理水平。第一,切实增强民间组织自身发展能力。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重点加强对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类民间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及社区民间组织的建设。着重培育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协调利益和自律管理的能力,引导民间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继续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力度,依法查处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的非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第二,扎实做好滩坑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后续工作。按照“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培训,落实政策,积极帮扶,使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有移民安置点的镇乡要认真研究分析移民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切实排解不稳定因素。第三,立足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化区划地名工作。继续推进城乡地名标志的设置工作,启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完善地名数据库建设,加强城乡地名规划和命名更名管理,完成无居民海岛名称的普查工作。第四,规范婚姻登记和收养工作。继续做好婚姻集中登记管理,变婚姻管理为婚姻服务,提高婚登服务质量。认真落实《弃婴管理办法》,严格依法办理收养手续,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提高城乡贫困居民医疗救助标准、扩大救助面,救助贫困学生xxx名及向xxx户低保家庭捐赠电视机这三件实事已作为县政府今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的内容,我们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各镇乡要全面摸清底数,及时上报,尽快付诸实施。
三、落实措施,实现xx民政事业新的发展
第一,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加强领导是关键。
我们一定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完善民政工作的领导体制,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民政工作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民政网络建设,各镇乡必须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民政联络员制度,要求每个镇乡要有一名专职的民政助理员,每个村居、社区要有一名民政工作联络员,保证精力到位、工作到位,真正做到基层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同时,我们民政部门也将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支持,主动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局部和全局、重点与一般的工作关系,从原有的民政部门单打一的工作方式向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新格局转变。
第二,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抓好落实是重点
。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营造新环境、再创新优势,xx民政争先创新”为主题的思想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带着倾听“民间疾苦声”的爱民之心,不但“身入”,还要“心入”,沉到基层,针对当前民政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基层和群众中寻找答案。尤其是我们基层民政工作者对管辖区域内的民政基本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民政基数要有掌握、有分类。要满腔热情地为困难群众服务,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送给每一个困难群众,真正把民政工作的任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