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集约节约、精准配置,提供高效益的资源要素保障。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空间跟着项目走,推动土地、林地、海洋等资源要素更加精准、更加灵活、更加高效的配置,更好服务支撑__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用地保障。编制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书”,全力抓好土地招拍挂出让,切实保障第三代半导体、立讯精密等一批重大产业用地需求;运用“多规合一”平台,研究基础设施的预选址、预先研究、预先划拨,提升供地效率;常态化统筹推进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强力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全力完成xx宗约xxx公顷已批未建地处置,持续推进产业用地提容,促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强化用林保障。制定年度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计划,优化使用林地指标,优先保障省、市级重点工程及区级重点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民生工程,确保祝龙田小学等一批市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强化用海保障。完成《__区落实“x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行动方案(xxxx-xxxx年)》编制;深度参与“海转陆”政策研究,抓好围填海项目分期竣工验收,推动具备条件的用海项目完成“海转陆”;保障沿江高速下沉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用海;加快推动海洋监测大数据中心、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等项目落地__,参与海洋新城、中欧蓝色产业园建设。
(三)改革发力、率先示范,探索高水平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新路径。抢抓综合试点改革的重要契机,坚持改革所向、全市所需、__所能、职责所在,在耕地保护、用林审批、非农管理等方面先行探索,持续推进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开展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政策实施策略研究,探索路径,试点推进,最大化挖掘土地利用价值;建立完善征转地台账;研究非农用地盘活路径,适时修订非农办法,完善非农建设用地提容、改功能的利益分配等机制,优化与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的衔接,建立公开透明、参与度高的非农用地集体资产处置制度。探索用林审批制度改革。争取林业审批事权下放,探索简化用林审批程序,建立__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制度,高效保障重大项目用林需求。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保护利用新模式。探索开展__区耕地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开展耕地保护利用综合规划研究;积极参与我市农用地使用权供应改革,争取纳入全市农用地供应首批试点;探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级分类监督管理,努力为全市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贡献“__样本”。探索空间利用新方式。开展规划指标管控与项目建设之间关系研究,提高规划指标设定的针对性、科学性,尽量避免规划反复调整;开展市政交通设施半地下、地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推动市政交通设施共建共享;开展二三产业涉及不同业态建筑类别梳理研究,探索转变混合用地模式下的报建审批方式,促进存量工业用地的高效混合利用。
(四)以人为本、完善配套,打造高质量的民生幸福标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需求,加大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加快补足民生短板,推动民生从“七有”走向“七优”,努力让__市民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持续。全力抓好民生设施建设。加大商品性住房供应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确保完成约xx公顷住房用地供应;加快党史馆、方志史馆、国家工业博览馆、足球公园基地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落地;推进x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二十八高、“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冰雪文旅城、航空救援医院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开展塘下、永通、灵芝等一批变电站法定图则调整,完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塘下涌消防站等项目规划用地手续办理,加快长流陂、罗田水厂、福永加压泵站等项目手续报建。全力落实交通项目建设。做好xx号线等xx条轨道线路审批服务;推进海滨大道、福洲大道、沿江高速二期等高快速路方案研究及建设用地审批,协调落实深江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等重点项目用地,不断增强城市交通辐射力。
(五)精雕细琢、培育特色,塑造高品位的魅力__城市形象。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坚持全周期管理城市规划建设,对微空间、重点片区、海岸带沿线、城市立面等提出设计要求,体现__地域特色的历史文脉,提升__城市形象魅力。加强建筑设计管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落实建筑设计方案优选制度,加强机场片区、海洋新城、“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冰雪文旅城等重点片区、重点项目设计管控、品质把关,力争培育传世经典的标志性精品建筑。打造精美公共空间。持续开展城市微空间环境品质提升行动,联合市公共艺术中心将__桥头等一批微空间改造纳入市“小美赛项目”,集中打造“小而美”的优质微空间;利用清平古墟、曾氏大祠堂、茅洲河示范段等文化景观资源,全力争取承办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主展,繁荣建筑艺术,推动提升一批特色文化公共空间。活化历史风貌街区。印发《__区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沙井古墟、桥头古村等x个历史风貌区和石岩老街明星楼、桥头戏台等x个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启动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摸底研究,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基因,让老__焕发新活力。
(六)生态优先、强化管理,营造高品质的优美和谐人居环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大力推进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修复和治理,构建山水与共、海城相融的美丽__。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与地籍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建设清晰精准的用地台账;摸清全区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和台账制度;全面开展__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工作,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动态监管。进一步严格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落实禁止耕地“非农化”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不实补充耕地整改;梳理全区耕地现状,建立耕地资料台账;探索建立耕地定期巡查工作机制,加强耕地动态监管;研究制定设施农业用地上图入库及管理规范与指引,建立便民利农护耕的工作机制,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进一步强化林业渔业资源管理。加快推动森林督查问题图斑整改,开展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持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成森林防火规划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提高森林资源保护质量;全面保护湿地资源;严格渔业捕捞、水生动物繁育与经营的审核审批,配合开展休渔期间执法检查,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进一步加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理顺健全__区生态修复工作机制,督促推进西湾红树林南侧地块等x个项目生态修复;启动__区海岸带开发现状及生态修复对策专题研究,积极推动海岸线生态修复,监督指导渔业增殖放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完成园岭、水田、潭头、石坡矿山石场整治复绿,加强边坡工程治理与生态景观提升,打造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