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学习心得参考范文(5)

2021-12-01 21:51

  (2)、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语言美

  音符、乐句组成的旋律所表达的感情即音乐语言。在教学中通过听、唱、欣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使其能逐步理解音乐语言。即一首乐曲,不需老师讲解分析,只听一遍或几遍就能把握它的情绪,掌握其情感基调,能说出它是优美的或是激昂的,是欢快跳跃的或是缓慢抒情的。低年级的小朋友词汇较贫乏,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其情感,可通过形体表演来表现其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如:弹奏一段节奏较快有跳跃感的乐曲,让学生听后表演,一位小朋友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向讲台走来。再弹一段进行曲,让学生表演,他也学着解放军的样子走起正步来了。

  三、结论与启示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对学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带领着学生愉悦地进入音乐中去感受美、理解美,不仅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培养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小学音乐课学习心得参考范文【八】

  当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刚走上教学讲台,教育部正进行着音乐教学改革,同时颁布了《音乐课程标准》。对教学实践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

  经过作者的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书中,我了解和学习了音乐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懂得了全面体现 “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也了解了音乐课程目标为何要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来分类,另外,在书中,我还了解了音乐课程所包括的四个教学内容: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课程标准》这本书给了我教学上很多理论依据。

  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和实践上的困惑无情地干扰着我。例如: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界乃至整个教育界在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中却有着这样一种流行观点。认为:基础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就必须“淡化音乐知识技能”教学。有些中小学音乐教师根本不敢谈“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于是,我也随着这个理念,将“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与“音乐审美”对立起来,认为谈“音乐知识技能”教学就是观念落后,就是背离了音乐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避而不谈音乐技能,有时,也只是让学生随钢琴用闭母音哼唱全曲,控制学生大声唱歌。然而,当教育局组织上公开课、开展教学班合唱比赛时,我的学生由于没有唱歌方法,歌曲中的“美”,却无法表现,学生的审美就更不用说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又回过头,再次捧起《音乐课程标准》,才发现,这些观点和做法是有局限的,甚至根本是错误的。

  我想: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还是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可是,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可以更快提高老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呢?有专家提出,教师需要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对课程的整合能力。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成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备齐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需要应运而生,把新的教育理念有机地消化融汇到教材的实践与应用的各个环节,且实实在在的应用交代,是那么的重要。在当今,四、五、六年级的过渡性教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在《音乐课程标准》这本书的引领下,开始根据教材进行调整、增减、改编或自编新教材。在其过程中,我收获很多,我采取的方法有:

  方法一、研究音乐作品

  多唱、多听、研究音乐作品中重点表现的创作手法,音乐语言,以寻找教学的突破口,如:我们三年级的音乐教材《天天好心情》

  方法二、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

  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要可实施,可检测。

  方法三、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习内容

  ★每个教学板块的学习内容有实效(环节目标明确)。

  ★每个教学板块之间要安排合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方法四、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要直接有效,注重趣味性,形象性,活动性。

  ★情感体验的教学要注重音乐性,要用音乐使学生感动,而不是音乐以外的方式。

  ★教学设计要有充分的预设性。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论根据下,我采用以上方法,创编了教材《阳光总在风雨下》,该教材我从当代小学生都是两代人的掌上之宝,意志较薄弱等为出发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编这个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提高他们坚强意志和树立积极人生态度的音乐教材。

  这课以自强不息,命运抗争为情境主题。通过听赏和跟唱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蜗牛》、及了解残奥会上运动员们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受坚强。接着欣赏贝多芬《命运》的第一乐章,激发学生感受与命运抗争的情感,最后学唱《水手》,树立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感受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情感。

  在编教材的过程中,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理清了很多教学理念。深知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来整合教学教材内容;每一个教材应有明确的环节目标等。

小学音乐课学习心得参考范文(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党员党建学习心得体会2021年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