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启动师徒带教活动
由于我园存在着中青年骨干教师严重匮乏的局面,在启动师徒结对活动中我们实行了全员参与的方式,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教师资源(包括行政正、副园长),进行一对一,也有一对二的结对,有效弥补了师资不足的现象,给每位新教师配备教学与常规带教两位老师,努力营造了能者为师互助学习氛围,共同商讨制订带教计划和被带教计划,日常中围绕教育教学计划记录的撰写、一日活动组织、班级管理、教学理念等全方位的带教,使新教师们快速地成长起来。
(2)开展专题培训活动
我们以新教师日常教学困惑为点,开展了区角环境创设、一日活动操作规范与要求、如何组织家长会、班级常规培养、如何给幼儿讲故事、怎样听课评课等专题培训,帮助新教师在集体的碰撞中,积淀经验。
(3)组织岗位练兵活动
本学期在引领新教师学习内化的同时,每月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展示活动,如:9月组织家长会前的“模拟小课堂”活动;10月的精彩故事会活动;11月结合区教育办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了“我的成长故事”演讲比赛、结合区研训的活动开展了室内运动案例的撰写及主题背景下的绘画技能展示与交流等等,强化新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新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4)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围绕新教师的培训计划,坚持每月一次的汇报活动外,还积极鼓励新教师上实践课,结对展示活动。尝试“一课三研”,让新教师在反复的磨课、实践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教育行为,从提问的设计到教学活动环节设计与组织,从语言的节奏到活动的提升,从范例的大小到幼儿作品评价,帮助他们找问题、寻对策,给思路、出点子,力求使每位教师在互听评活动中获得发展,在共同的探讨中受到有益的启发。
本学期我们还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为教师搭建外出学习、培训、观摩交流的平台。首先选送焦红兰、陈苏平参加雏燕俱乐部、骨干班教研组的培训,业务园长参与业务研修班与中心组的学习;还让教师参加市级的培训活动、邻近区的环境创设、结构游戏交流观摩活动,聆听专家讲座,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其次我们利用合作结对平台,与区级示范园人乐幼儿园、一级园机关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观摩活动,有园所文化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的指导、切磋、有现场教研活动观摩,有计算、语言、音乐教学展示活动等。通多渠道的学习培训拓展了教师的视野,汲取了丰富的理论和信息经验,教师感悟很深,收获很多,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重课堂,抓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幼儿发展的阵地,教师是驾驭课堂教学的主帅,根据我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薄弱的现状和教师发展的需要,本学期我们主要以新教材为依托,以课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开展集体教学的研究,进行了一系列学习、研讨和实践,来提高教师实施新教材能力,提升课堂教教学的有效性。
1、关注专题研究的质量,提高教师设计活动的能力
我们根据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围绕集体活动中“目标制订与把握”、“内容的选择”、“环节设计”等内容进行理论学习,同时通过具体的课例分析方式,帮助教师梳理正确的活动设计理论和经验,为教育教学实践打好基础。
2、关注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一课三研、同课异构的实践活动,努力做到人人参与研讨,形成团结合作的研究氛围,使老师们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渐将新的理念进行内化,并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如小班组的语言活动《片片树叶像蝴蝶》《火车呜呜叫》、生活活动《钻被筒》;中大班组的《蜗牛和苹果》《借动物》等活动,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轮又一轮的研讨中,使活动的目标更贴切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容更贴近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幼儿持续学习的兴趣,着眼问题,提升能力。
3、关注实践前后的反思,提升教师分析,调整能力
我们坚持开展好一课一议,实践前我们重各教研组的每位教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认真研讨教材、设计活动方案,实践中让观摩者带着问题看活动,发现亮点和问题,实践后及时跟进说课、评课活动,学会关注教材的价值、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关注环境创设与环节设计、关注教师的提问和回应,让教师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下,不断感悟新课程的理念,不断地改进调整自己教学方法与策略,有效提升教师的反思、分析和调整能力。
四、重日常,抓细节,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1、关注班级常规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在新教师占绝对比例的情况下,班级常规易出现混乱的现象,因此,本学期我们异常关注班级常规管理,如: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安排和实施情况调查、幼儿安全教育情况、早操情况、入园离园接待家长情况等,以专题的辅导、对话交流、随机检查、指导等形式,提升新教师班级管理能力。
2、关注班级整体环境,提高教师环境创设能力
开学初我们专门组织教师进行了班级环境创设培训,培训中重点指向三个方面:主题墙面环境、非主题环境(盥洗室、点心屋、家园之窗等)、区角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还多次请教师到机关、人乐、进修附幼等参观环境,在多次的参观学习后教师们受益匪浅,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在模仿的基础上根据班级特色创造性地制作、布置区角环境,投放相应的材料。从11月的环境检查评比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教师真的学有所用,环境创设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贝贝班、小五班的环境更是富有创意,在大组活动时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交流,得到了全员教师的认同。
3、关注资料积累,提高教师分析、撰写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业务园长与教研组长配合,坚持有重点地看每一位教师的案头资料,及时反馈,将共性的问题以集体指导,将个性化的问题以个别交流,将亮点的经验以互动交流的形式进行学习,提高教师撰写的质量。同时我们注重留下教师的成长的足迹,将教师的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研究、班级环境、教师撰写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存档,逐步建立起幼儿园的资源库。
4、关注教师考核评价,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