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边防官兵的“无我”精神,不仅是最珍贵的精神品质,更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共勉。不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担任什么职务,我们都应该学习边防官兵“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赤胆忠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不懈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豁达乐观,奋蹄新时代,犇向新征程!
戍边边防战士精神事迹学习个人心得体会精编范文【七】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
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这一精神,既是神仙湾哨卡官兵热爱边防、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真,也是戍边部队在执行进军x、建卡守防、戍边维稳等重大任务中所孕育的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
学习卫国戍边精神是热爱边防
这是戍边部队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中体现。从进军x到挺进x,从剿匪平叛到平息暴乱,从执行特殊任务到自卫反击作战,x军区部队官兵都能挺身而出,卫国卫民,用生命和忠诚谱写了报效祖国、为国尽忠的壮歌。
学习卫国戍边精神是艰苦奋斗
这是广大官兵在严酷环境中顽强拼搏、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喀喇昆仑精神的基本特征。戍边部队官兵发扬愚公移山、燕子垒窝的精神,在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建成整齐划一的营区,生产出新鲜蔬菜,用自己的双手让昔日荒凉哨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习卫国戍边精神是无私奉献
几十年来,历代官兵以高原、边防为家,把风雪边关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把御外稳内作为创造军旅辉煌的崇高事业,把岗位作为爱军习武、精忠报国的阵地,用生命丈量雪域高原,用忠诚守护万家团圆。
戍边边防战士精神事迹学习个人心得体会精编范文【八】
当世界历史跨入21世纪的时候,人类社会走进知识经济时代,也走进了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在这个变革潮起云涌的年代,国家的较量民族的较量说到底都是人才的较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x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到:“x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拥有一大批“工匠型”军事人才对于x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国家安定、民族和睦有着重要意义。
军事创新驱动发展必须有创新人才作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政治高度,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面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的形势要求,国家战略引领创新,撤并降改倒逼创新,强军目标要求创新,转型跨越呼唤创新,催生战力亟待创新,然而,这一切都需要有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为核心、作保证,都需要有科学高效的人才工作来推动、来支撑。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决定事业的成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必须把创新贯穿到人才建设全过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新型作战力量精兵劲旅。
一个繁荣稳定的x需要高素质军事人才作支撑。x方向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战略全局的重要侧翼、陆疆稳定的重中之重,又是民族宗教敏感区、隐蔽斗争最前沿、国际舆论聚焦点。因此,更加需要新时期高素质军事人才,更加需要能够应付复杂局面的军事人才,更加需要献身军营扎根军营的军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从x到x,从海平面到世界屋脊,有那么一抹“绿色”城防,守护着我们的圣神国土。在海拔将近五千米的中印边境,战士们只有三顶军用帐篷生活、学习,对着喜马拉雅山的风口,寒冷、缺氧使战士的脸上布满了“高原红”,斑驳沧桑间,一代代的边防士兵用他们的钢铁意志书写着戍边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