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通用多篇精选(3)

2021-12-19 12:02

  于是,张连印和老伴儿毅然放弃x优越舒适的生活,返回张家场村,开始谋划“后半生事业”。经过反复考察研究,张连印决定承包村后的3000亩荒山。虽然是为了绿化家乡,但他的这一决定仍然在村里引起不小争议:“人家这么大的领导,怎么可能自己在这儿种树呢?退休了没事儿干,来这儿弄块地玩玩。”面对众人的质疑,张连印没有生气也没有解释,签合同时,他当场表态:“作为一个退休老兵,我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的最后一个战场。我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张连印当年立下的“军令状”,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张连印带兵是一把好手,种树也不甘落后,他总是身先士卒,带头苦干。张连印每天早上5点钟就从炕上爬起来,抱着树苗和植树工人一起上山摸爬滚打。午饭都在山上解决,有时因为天气寒冷,开水泡面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凉面。“当初听说将军回来种树需要人手,但也不知能干多长时间,就先过来试试看,没想到跟着将军一干就干了18年。”最初跟着张连印种树的农民田四旺说。

学习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通用8篇【八】

  心系群众的“公仆”角色:永不忘这一方水土一方乡亲

  秋日的午后,松涛阵阵。站在张家场村山头的小亭子里,张连印远远近近地望着,放声唱起了他最爱的歌——

  “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18年间,就在这片脚下的土地,他带领乡亲们植树1.8万亩,其中6000亩是义务植树,1.2万亩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00余万棵树,他分文不取,签下协议:“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

  创业初期,张连印拿出了全部30万元积蓄,大女儿张晓梅用房子抵押贷款20万元,儿子张晓斌拿出积蓄10万元,小女儿张晓花将3万元转业费和订婚时公婆给的2万元垫入。后来张连印又两次向银行贷款。

  然而,村子里张连印自家的老屋,却坍塌得不像样子。

  本族的老人劝他:连印啊,你就不想想自家?你家的老屋还是花些钱翻盖一下吧。

  张连印却说:“我还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绿化荒山上吧!”

  生态改善后,乡亲们感念张连印的事迹,自发筹钱建了一座凉亭,想取名叫“将军台”,却被张连印制止,后来立起来的是“张家场乡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纪念碑”。

  2015年,儿子张晓斌离开部队选择自主择业,回村跟着父亲种树。

  有人不解:“难道您就没想过利用自己的资源让儿子在部队获得更好的发展吗?”

  张连印回答:“百姓的认可、良好的家风,就是我留给子女最好的‘财富’。晓斌和乡亲待在一起,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很好。”

  他和群众打成一片,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说农家话,谁家有个家长里短,都请他出面主持。在他资金短缺时,3位村民贷款30万元借给他,连借条都不用打。

  多年来,张连印吃的是土豆白菜豆腐,最喜欢穿的就是一身旧款迷彩服;逢年过节,他都要买东西去看看村里的困难户……

  村民们都说他,“从来不摆谱,看不出是个将军。”

  而妻子王秀兰最明白他,“如果乡亲们觉得他和他们一样,他就高兴。”

  在张连印的日记本上,记录着一些点滴小事——

  “拿完药,在医院门口点了一碗面,自己来了个光盘行动!”

  “从左云去x,坐了公交车,又一次低碳出行。”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如今,张连印的植树基地成了右玉干部学院的教学点,最初被命名为“将军林”绿化基地,他把“将军”二字换成了“清风”。

  党和国家大大小小的提倡和要求,他悉数践行,理由只有一个,朴素而炽热:

  “是党把我从一个孤苦的放牛娃培养成一名将军,是乡亲们让我过上现在的日子。永不忘这一方水土一方乡亲,党组织是我的家,家乡父老是我的母亲。”


学习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通用多篇精选(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有深意的高级句子以及简短又有深意的文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