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院感防控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院感防控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总体目标
强化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感染防控的红线意识、底线思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感性,重视并做好院感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感染控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及《xxxx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感控管理,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防控能力,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传播,杜绝医源性感染发生,防范化解感染暴发风险。
二、组织领导
成立“xx院感防控工作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负责全州院感防控工作管理年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xx卫生健康委法规科、医政药政科教科、妇幼健康科、疾病预防控制科、宣传科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医政药政科教科。负责督促各县市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院感防控工作管理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医疗机构常态化管理,全面提升院感防控工作管理水平。组织召开“院感防控工作管理年”活动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全面推进“院感防控工作管理年”活动顺利实施。
三、活动范围
xx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四、活动内容
(一)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医院感染控制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1.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履行感染防控主体责任。医疗卫生机构健全感染控制管理三级体系,要坚持院感防控工作书记、院长一把手负责制;各级医疗机构要配齐配足实际在岗的院感防控专职人员,其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各科室主任、护士长是本科室的第一责任人,并设置院感专职人员;重点加强发热门诊、门急诊、影像科等重点科室的指导和管理,各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患安全管理相关组织架构,细化具体制度措施,加强感控工作全过程管理。
2.医疗机构应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监控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全面领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管理和业务工作。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组成,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具体工作的落实。明确部门及其岗位职责,建立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流程。
(二)加强人员配备,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
1.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感控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床位设置,配足配齐感控专(兼)职人员。住院床位总数在xxx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住院床位总数在xxx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且至少配备x名院感专职人员,且住院床位总数大于xxx张时,医院需按实际开放床位每增加xxx-xxx张床增加x名院感专职人员。专职人员定期接受监测与感染控制知识、技能的培训并熟练掌握。感控专职人员根据本人原专业背景参加职称晋升,同时要不断健全感控人员职业发展路径、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加大对感控工作的投入力度,保持感控队伍的稳定性。
2.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主动学习并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作指南、技术标准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历年制定出台的各项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的监测、诊疗与防控能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增强法律意识,进一步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及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将医院感染防控的理念和措施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之中。
(三)突出工作重点,做好重点科室感控工作
1.要将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作为实现《xxxx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一项重要抓手融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引导医疗机构围绕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做好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工作。
2.对医疗卫生机构内感染性疾病病例较多,易发生人间传播,特别是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科室,要重点关注并加强管理。尤其要加强对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以及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器官(骨髓)移植病房、血液透析中心(室)、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急诊科、口腔科、介入手术室、输血科、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和科室的建筑布局与流程管理、消毒与隔离管理、感控制度落实等。及时修订、完善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重点科室要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感控工作,明确其岗位责任,统一接受感控管理部门业务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四)开展主动监测,及时分析评估,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1.建立完善州、县医疗卫生机构感染监测控制体系,逐步实现全州范围内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医院感染监测和风险评估,对诊疗过程中侵入性操作环节(例如手术治疗、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透析治疗、内镜操作等)实现医院感染监测全覆盖,主动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等工作。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及时处置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持续改进感控工作。
2.医疗卫生机构要定期开展感控风险因素科学评估,明确影响本机构感控的主要风险因素和优先干预次序,合理设定或调整干预目标和策略,科学防控,建立并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开展感控高危因素干预的工作机制。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感染监测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