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对我来说一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延安作为我党的革命根据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的辉煌历程;陌生是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始终未能真正领悟延安精神的全部内涵。这次的延安之行,让我在这片革命热土上,聆听着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事迹,感叹着现在和平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体会着那曾经那熟悉又陌生的“延安精神”。
在延安市委党校的开班仪式上,贺海伦教授以“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为主题,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通过贺教授的讲座,我对延安的过去和现在,对中国革命为何在这片土地上得以生存、发展并不断壮大,对“延安精神”在不同时代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讲解员细致的讲解,全面系统的学习了我们党在延安的十三年是如何从挫折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是如何丰富发展并日益走向成熟,延安精神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孕育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的。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听讲解员讲述了“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情”。毛岸英留学苏联,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辞去苏联的部队职务,回到祖国,去到农村进行开垦,去到工厂当一名工人,到最后奔赴朝鲜战场,牺牲在那里。毛主席既是一位伟人,也是一名父亲,他没给儿子特殊照顾,但在得知儿子不幸牺牲的消息后,他一个人在屋里,一个人闷头抽了一宿的烟。
在凤凰山革命旧址,一名七八岁的小女生在当志愿讲解员,她字正腔圆地讲解配上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将一个个革命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精神在延安这片热土上的代代传承。
在抗大遗址,讲解员告诉我们抗大创办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没能阻止我党创办自己的军政大学的信念,他们克服了教舍、师资、物资等一系列困难,为我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输送了一大批能打善战、作风优良的军政干部。
在梁家河,进村坐电瓶车就用了十多分钟,让我深刻体会到当年习总书记带着几箱子沉重的书来到村子是多么的不易。在这个村子里习主席度过了7年的知青岁月,他在这里挥洒着着他的青春,也磨砺着他的精神意志。从一个学生娃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的村支部书记,他是最后一名离开的知青,他从梁家河带走的是老一辈革命者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他留下的是村民家里的沼气池、村口的知青井以及梁家河村民的嘴里的“好后生”。
在圣地大剧院,我们一同观看了大型情景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延安保育院的成立运转凝结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毛泽东曾题词“好好学习,好好玩耍”,关注红色后代们的健康成长。在剧中保育院需要转移的时候,孩子的那句“妈妈,我留下吧”,那种懂事让心欣慰又让人心酸,不觉让泪水沾湿了自己的眼眶。
通过这五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我受教良多,深受鼓舞,让我深刻领悟到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延安精神就是我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它不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而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延安精神,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延安行是寻根之行,更是逐梦之旅。在这里汲取的力量将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不竭动力。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2022年8篇【八】
金秋时节,为迎接建国69周年,深化“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追寻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足迹,重温延安精神,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仰韶酒业党委副书记、营销公司总经理卫凯带队,组织营销公司党员干部一行110余人的参观团走进延安,汲取奋斗力量。
10月31日,为进一步提高仰韶营销公司办事处以上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实战技能,促进仰韶营销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延安仰韶营销有限公司2018年三季度管理人员培训会”胜利召开,会上,营销公司全体党员、办事处主任以上干部近400人对延安精神进行了学习分享。
现将精彩内容分享如下:
———— 延安路地利办事处王军志
9月27日早晨,在公司卫总带领下,我们开启了为期三天的红色之旅。去延安的路上,大家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怀着对革命先辈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切身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进入延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道路两旁迎风招展的一面面红旗,使人处处感受到革命圣地的神圣与辉煌。在此期间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现场聆听了党的十三年重大变革和迅速发展,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革命教育,使我们真正体会到延安精神的伟大和震撼!走进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地方,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一幕幕重现毛主席带领党和人民在如此艰苦的环境走向胜利的伟大革命历程!
28号早晨,我们每个人很自豪的穿着八路军军服,排列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机关办公地点,并且有我党第一个自己修建的中央大礼堂,在这里顺利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我们依稀还能感觉到那个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这里是抗日救国的革命根据地,更是革命先辈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奇迹。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里不仅指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和指挥抗日战争,还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并在此写下了《五四运动》、《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等光辉著作。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枣园革命旧址。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枣园同时也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王家坪革命旧址,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日寇投降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走进4000余平方米的展馆,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里程。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向胜利,正是全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带领下,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一步一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结果。通过参观,我们不难看到,当年的毛主席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和血肉之情是不争的事实,“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正如毛主席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听着讲解员的讲解,看到了当时保卫人员用的步枪、干粮袋、背包等,还有当时为了打破日军及国民党政府对延安经济封锁,我党为了生产自救开展生产运动时用的棉花纺车、农具等。大家伫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追溯着历史的足迹,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和革命先辈们当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革命和生产的高昂革命斗志。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十三年,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丰富发展的十三年,还是延安精神精心培育、发扬光大的十三年。延安精神,为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转败为胜、扭转乾坤、创造辉煌、成就伟业的重要时期!
29号清晨,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山村——梁家河,先后参观了知青故居、村史馆。梁家河位于延安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习总书记自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这里度过了他永生难忘的七年知青岁月。曾经苦难不堪的梁家河,因土地贫瘠、交通阻塞,发展特别落后。习总书记来到梁家河后,经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的历练,带领着梁家河村民打深水井、挖沼气、打坝修田,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先后又办起了铁业社、代销社、缝纫社。习总书记用自己的行动让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成为现实,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他始终不忘学习、始终心系群众、始终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家国情怀。如今的梁家河,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通过梁家河一行,我不由得心生佩服,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吃不饱、穿不暖,却始终保持着一颗为民办实事的心。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不忘初心、扎根群众、造福群众的巧干实干精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不忘学习、修身养性。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爱读书、勤思考的求知精神。作为一名销售人员,销售模式不断更新,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思考才能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才能赶上行业发展的脚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销售服务人员。
短短的行程,从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到革命纪念馆,再到梁家河,这一个个历史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艰苦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心灵上都有了很大的触动和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一堂生动活泼的党性教育课。
告别革命圣地,辗转深思。延安精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延安精神,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不仅包含“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同时海包含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