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大节约集约力度。持续开展“节地增效”行动,扎实推进重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工业“标准地”供应。全面落实省政府“20xx年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企业新增工业用地不低于xx%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的要求。二是持续推进存量土地消化。认真做好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和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全面完成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的处置消化任务。三是加快盘活城镇低效用地。以开发区为重点全面开展城镇低效用地调查建库,编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分类处置。四是加强政府公示地价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基准地价制订工作,建立政府公示地价体系建设进度月报制度。
(五)加大土地征收和出让力度。一是加快征地补偿工作。各县(市、区)要按要求开展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制定工作,认真落实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和完善土地征收流程。二是做好土地出让工作。编制好《20xx年度x市中心城区土地储备计划》。继续加大市中心城区经营性用地出让前的推介和宣传力度,围绕土地出让收入“保四争五”(即土地出让收入确保xx亿元、力争xx亿元)的目标,为地方财政做出贡献;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交易监管,规范土地使用权和采矿权网上交易。
(六)加大资源保护和重点改革工作力度。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严格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管理。认真做好20xx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和“十三五”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迎检工作。二是强化耕地“非农化”监管。加强耕地“非农化”监管。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严守耕地红线的通知》要求,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技术开展排查,严格执行“八个严禁”措施,坚决制止新增耕地“非农化”行为。三是加强土地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土地开发补充耕地工作。完成省厅下达任务目标,尽量造优质耕地。严格增减挂钩项目管理工作,加强增减挂钩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理,确保拆旧复垦地块不得重新建设占用,并及时耕种粮棉油等作物。四是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各试点乡镇当前要抓紧开展乡镇规划、村庄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基本农田调整方案等前期工作。未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地区,实施方案要与村庄规划同步编制。五是加快全市土地二级市场网上交易系统建设。持续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按照省厅时点要求,都昌县、xx市和永修县,分别完成国有湿地资源、国有草地资源、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按照省厅部署和要求,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七)加大矿政管理力度。一是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准备工作。各地各单位要认真对照第一轮环保督察整改方案的要求和交办的信访件,逐条逐件进行查漏补缺。坚决杜绝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纸面整改现象,上报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特别是,去年以来被审计署x特派办、省生态环境厅赣北专员办重点关注的县区和矿山,要抓紧进行整改。二是高标准完成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和持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义务核验工作。各地要发挥好自然资源专委会作用,充分调动矿山企业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对照省厅方案的要求,按时完成矿山自查、现场核查、一矿一策制定和审查、整改督促和验收各阶段的任务。要组织专家组,对照市专委会的要求,为每个持证矿山进行打分,并作为今后矿山采矿权延续的依据之一。对得分低的矿山企业,依法采取责令整改、纳入异常名录、停产整改等措施。三是进一步规范矿政管理。加强矿山智慧监管工作,逐步将全市持证生产矿山纳入市矿山监管平台。各地要建立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领导机构,落实工作经费,并将国情调查与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有机衔接。按时编制发布市、县两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总结推广xx经验,进一步探索和规范净矿出让改革。四是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在建成xx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基础上,重点推进xx市、xx县、xx县三个地区的绿色矿山建设,同时带动其他县(市、区),最终实现x市绿色矿业全面发展。五是加强生态修复。推进市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各地要创新工作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利用好国家和省生态修复政策,制定好年度生态修复计划,并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了xxxx亩废弃矿山修复任务。
(八)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一是抓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有效实现“两早一严”,以“零容忍”的要求遏制新增,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审慎研究分类处置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力争做到问题处置同乡村振兴相互促进。二是做好违建别墅专项行动收尾工作。各地要强化动态巡查,保障重点区域全覆盖,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市县要做好常态化管理,定期开展“回头看”。三是扎实开展土地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对督察发现的问题,连同历年督察工作遗留问题,各地要分类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限期整改到位。进一步强化督查检查,对典型问题进行重点跟踪。四是做好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各地要做好卫片执法图斑核查、违法案件查处、数据成果填报、图斑案卷归档等工作,确保卫片执法各类数据成果真实、准确,顺利通过上级审核。五是推进自然资源执法监察智能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加视频监控点的数量,扩大平台的监控范围,有针对性的布设视频监控点,加强对违法用地多发易发地区、违法采矿问题突出地区的监控,做到重点监控、精准监控。本月全市所有在采露天矿山必须实现全覆盖;全市所有土地视频监控要出台建设方案;x月底前落实建设资金。同时,各地要将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这三条红线兼容到智能监管平台当中。
(九)加大民生服务力度。一是提升不动产登记规范化水平。继续提升不动产登记效率,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在一般登记全面实现x个工作日办结的同时,抵押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x个工作日。巩固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全面推进县级不动产登记窗口向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延伸。推广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网“一链办理”,全面做好不动产登记第六轮提速。二是做好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按照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登记确权总体工作方案,有序开展重点地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三是做好“三调”成果分析应用工作。各地要扎实推进“三调”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验收工作,不断挖掘“三调”成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认真做好年度变更调查、地理国情监测、森林资源调查等工作,按期保质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十)加大测绘管理力度。一是严格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应用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推广应用“多测合一”。在用地规划、施工验收、产权登记等阶段环节,减少办事流程,实现成果共享,降低运行成本。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多测合一”改革。三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测绘保障工作。加大测绘管理力度,完成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四是加快卫星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卫星软件、硬件部署,健全卫星中心运行服务机制,推动实现卫星遥感“一源多用、能用尽用”,提高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十一)加大基础工作力度。一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优化财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落实办理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进一步提升全市不动产登记“一窗综合受理”建设水平,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网等“一链式”办理。加大对水、电、气简易低分险管线工程报批进行优化,变串联审批为一家部门牵头、多家部门并行审批,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营商环境和“五型”政府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各地依据当地政府最新发布的权责清单,在全面梳理、精简优化的基础上,编制最新的统一工作流程图和材料清单,让来办事的单位和群众明明白白。三是持续做好综治平安建设、信访维稳等工作。做好扫黑除恶常态化和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档案规范化管理和政务信息公开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