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一是紧抓市容环境整治。坚持常态巡查、“三头”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持续巩固多城同创成果。实施“和合街区”创建行动,在城市街面网格化治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街长片长作用,进一步丰富街面治理内容、优化治理机制,打造“和合街区”x个以上,推进街区治理现代化。二是深化建筑垃圾综合治理。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完成渣土消纳xxx万方以上。加快消纳能力建设,深入推行“四个一”行动,建成年消纳能力xxx万立方米以上的消纳场x个以上。推进船运消纳,鼓励xx公司增加船数、提升吨位,增加运输船只x艘以上。推进资源化利用,挖掘综合利用点位,积极开拓乡镇街道回填、绿化、复耕等用土需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力争综合利用率达到xx%以上。提升监管水平,每月常态开展专项执法,推进全流程智能管控,确保建筑垃圾规范处置。三是深化“x+x”专项执法服务行动。重点开展烟花爆竹、教育培训机构、违法建筑等专项执法,实现移交和群众投诉举报查处率xxx%,行业乱象问题明显减少。
3.建管结合,做舒适环境的维护者
(1)提升城管委统筹、协调、指挥能力。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善于借势借力、统筹协调,结合市城管委年度目标任务,及时对项目进行细化分解;要用好督查考核“指挥棒”,建立健全对乡镇街道、部门的督查考核机制,既要调研掌握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又要对城市管理短板弱项做到心中有数,争取上级支持,加快补齐短板,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2)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转型。一是要加快城市管理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指挥中心与感知体系建设,将行业监管应用拓展至生活垃圾分类、物业、燃气管理、环卫保洁等模块,推进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二是要持续提升物联网精准感知能力。深入探索城市管理微场景的智能应用,在垃圾分类、占道经营、违法建筑及其他城市管理场景加大高空喊话、无人机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投入,实现城市“云管理”和执法“微取证”。要大力推广新型智能终端应用,加大智能物联感知设备的投入。各行业还要创新大城管整体智治配套工作机制,适应城市管理从传统模式向整体智治转变。三是要加快构建全场景应用体系。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应用,实现城市管理“一键抓拍、智能派单、处理反馈”的闭环流程。加快智慧物业建设,满足行业监管、物业服务和业主参与决策等需求;升级建筑垃圾管理系统,推进视频监控、审批、清运、轨迹、消纳全过程监管。
(3)提升城市精细化管护水平。一体化养护管理后要着力构建城市精细化管护标准化体系,固化形成一套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卫保洁、垃圾焚烧等长效管理机制,夯实精细化管理基础。市政设施管护要持续提档。提高人行道、桥梁、人行xx等市政设施管护标准,深化“桥头跳”“窨井跳”整治,提升市民出行安全性和舒适性。疏通排水管网xxx公里以上。完成x处易涝点改造,全面消除现存易淹易涝区域。全力做好防汛防台各项准备,特别是要筑牢地下空间防汛“安全墙”。园林绿化养护要加速提靓。严格对标考核任务抓好落实,顺利完成优质综合公园、园林式居住区(单位)、园林城镇等各项示范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九峰公园沙堤烟雨驳岸修复、九峰路绿地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实现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较上年平均提升x.x个百分点或达到xx%以上。环卫保洁要进一步提质增效。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提升至xx%以上。深化环卫一体化改革,加强城乡环卫经验和基础设施共享,探索城乡三级管理监督机制,构建“大环卫”格局。推动环卫工人“安居工程”落地,新增环卫安居用房xxxx平方米。新建垃圾中转站x座(其中封闭地埋式中转站x座、其他中转站x座),提升改造现有中转站x座。加强对垃圾焚烧厂经营单位的监督考核,确保运营管理规范。
4.内外兼修,做品质城市的筑梦者
(1)深化垃圾分类。一是推进分类体系转型提升。从xx公司为主的保姆式服务向街道主导,社区、物业共同参与的分类模式转型。制定全链条的垃圾分类工作标准体系,优化分类保洁体制机制,提升配套设施,建设智慧化全过程监管平台,推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要加速扩面,建立覆盖乡镇街道的餐厨垃圾收运体系,企业、农贸市场、集镇范围内的餐饮场所以及小区的厨余垃圾都要一并纳入专项收运环节。继续盯牢“零填埋”目标,确保资源化利用率xxx%。二是推动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在城区所有物业小区推行“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模式,党员干部要带头开展桶边督导;要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并轨,建立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分类模式,与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相辅相成。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健全督查考核机制,通过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对所有镇街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标准化的评价和排名。加强专项执法力度,严格执行《x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展“垃圾分类执法xxx天倒计时”等专项行动,推动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跨越提升。
(2)实施物业小区综合治理行动。一是健全党建引领的多方共治机制,打造红色物业。推动部门履职履责进物业小区,小区物业管理多方协调服务机制覆盖面达xx%以上;再培育x家“党建强、发展强”物业服务企业,再创xx个“红色物业”住宅小区。推进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良性互动,加强物业矛盾纠纷调解。二是健全规范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打造法治物业。开展《x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专项行动;大力推行会计委托代理、财务审计和执行秘书制度,总结经验做法,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在全区推开;探索业委会履职评价机制,推行物业管理委员会制度;拓展智慧物业应用。三是健全透明公开的行业监管机制,打造阳光物业。加强物业“两金”监管,推进物业维修资金分账到户,新交付小区分账到户率xxx%。完善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建立物业管理信息公开制度,落实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定和结果公开,确保物业服务企业信息公开率xxx%,业委会信息公开率xx%以上。
(3)推进其他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要加快建设进度,完成xx、xx、xx街道的其他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做到x个xxx%(建隔油池率、截污纳管率、办排水证率),实现全覆盖。要严格落实长效管控机制,加强排水许可批后监管,持之以恒开展专项执法,形成“技管+人管”的“污水零直排”闭环管理模式。
(二)新的一年,要善学善改,在凝心聚力中谋求发展
聚焦党建引领队伍建设,重点深化三项举措,精心打造三支队伍,推动实现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双提升、齐跨越”。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塑造“忠诚担当”干部队伍。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局党委、各支部、各单位都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年度学习计划,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史、“习近平在x”采访实录内容列为必学科目,不断增强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班子成员要带头学、带头上党课;各单位不仅要灵活学理论,也要开展重点工作交流、讨论甚至决策,将重点工作、项目与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相结合,推进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干部职工要积极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增强学习实效,激发忠诚担当、干事创业的激情。二是加强综合素质建设,塑造“务实奉献”干部队伍。要精心组织教育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的本领。要重视信息宣传,组建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责任强的信息宣传队伍,全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一定要积极参与,将信息写作当作是总结工作经验、提升能力水平、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建立健全干部常态化培养、轮岗、考核、选拔制度,制定奖勤罚懒激励机制,完善“一人一档”干部信息库,实现“痕迹管理”,让更多敢为有为的干部进入到“组织视野”。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塑造“清正廉洁”干部队伍。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完善班子成员联系中队和重点工作制度,打造强劲有力的“火车头”;严格执行谈心谈话制度,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谈,原则上班子成员每半年至少对分管的中层干部全覆盖谈话一次,中层干部对本单位干部职工每季度至少全覆盖谈话一次,通过常态化“咬耳扯袖”,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注重队伍状况分析研判、岗位风险排查以及队伍日常管理,特别是对重点岗位和重点领域,要开展廉政风险动态排查,扎紧廉政风险防控篱笆。落实常态化督查、纠察机制,大力开展党务督察、作风纪律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以督查促党风廉政建设、促作风转变、促效能提升;加大违法违纪行为查办力度,推进深度自我净化,守好清正清廉底线。
(三)新的一年,要敢闯敢干,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事业是实干出来的。只有用务实的作风、实干的精神来推进工作,才能保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努力取得更大成绩。一是要强化工作责任。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各项目标任务,每个班子成员、每个单位都要对号入座,按照分工和职责,把属于自己的工作任务,一条一条地理出来,一件一件去盯、一环扣一环去抓,切实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要强化“一盘棋”思想,很多重点工作需要各单位之间协同配合,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责、敢于牵头、敢于担当,协同单位要主动配合、共同推进。要务实抓,严纪律,做到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少发牢骚,多提建议,推动落实。二是要加快工作进度。要抓紧排出工作计划,对今年的中心工作、重点项目,要分类排队,每个月、每个季度进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有明确的进度要求;在不同阶段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安排,要定期分析研究。目标确定、任务明确后,就要雷厉风行,加快进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干出成效。三是要完善落实机制。要健全重点工作推进机制,重点工作、项目原则上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碰头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安排部署阶段工作。要加大督查力度,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负责人要及时约谈提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