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融入课堂教学评价:内涵、功能与实施要领(2)

2022-03-02 13:23

2.拓展教师的关注范围

对教师而言,要实施共情的教学评价,除了意识到共情能力和共情的重要性之外,还必须对自身所形成的各种观念和刻板印象有所觉察与监控,有意识地拓展自身的关注点。首先,教师应该通过自我监控与调节抑制自我中心思维、消极情绪及基于本能的各种快速反应,从而降低各种刻板印象的影响。其次,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学生而言最能够改变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动力。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发展。最后,教师应该关注每一名学生。以往教师可能会偏向关注某一类学生,而且对每一类学生所给予的评价方式不同,尤其是对那些落后的学生、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可能更关注他们的不良行为。共情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关注所有学生及其各种消极的行为。

3.共情表达技术的获取及与其他教学策略的融合

“共情表达”用于描述教师在接收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之后所作出的反应。人际互动中一些特殊的表达会影响他人所接收的信息。比如,询问他人的感受、避免使用引发他人不适的话语、表现出安慰与同情等。这些共情表达技术在心理咨询领域应用得最为成熟。借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实施共情评价,教师可以采取一些言语与非言语行为的策略。比如,学习使用一些直接与共情相关的言语,这类语言既包括对学生情绪的反应,也包含对学生想法的反应,能够更好地传递出理解与关心。然后是非言语行为,可以使用声音、语气、面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沉默等加强表达的效果。共情表达技术的获取可以直接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共情评价,但是由于教师还要实现诸多其他教学目的,因此还要注意与其他教学策略的融合,把握使用共情策略的时机。


共情融入课堂教学评价:内涵、功能与实施要领(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国家公祭日诗歌精选(3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