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布局之年,更是xx旅游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县旅游紧紧围绕“海洋强县,绿色发展,民生优先”的发展战略,在完善旅游规划,打造旅游品牌,丰富旅游产品、完善旅游要素等方面有了明显成效。
20xx年全县接待游客总量达xxx.xx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xx.xx亿元,同比分别增长xx%和xx.x%。接待入境旅游者x.xx万人次,同比增长xx.xx;外汇收入xx.xx万美元,同比增长xx.xx%;国内旅游接待xxx.xx万人次,同比增长xx%,国内旅游收入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其中,xx岛旅游区共接待游客xx.xx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xxxx.xx万元,同比增长xx.x%。
虽然我县旅游发展取得了跨越性突破,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纵向比较有发展,横向比较有差距。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发展为核心,统筹多元投入,确保旅游产业有序推进
(一)旅游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
规划是旅游的灵魂。根据《xx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实做好规划编制。今年以来,指导x镇完成了《x省xx县x镇旅游发展规划(xxxx—xxxx)》及《x市xx县x镇xx村旅游发展规划》等两个规划。xx镇完成《xx中门谷梯田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以及xx镇《小西湖休闲度假区规划》。与之前完成的近xx部总规及区域性规划有机配套,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县的旅游规划网络体系,强化了旅游规划的指导引领作用。
(二)景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景区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引擎,是带动各种旅游业态、拉长旅游产业链的关键,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在景区建设中,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化运作”的发展战略,坚持投入拉动,项目推动,政策驱动。,把旅游业作为撬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将旅游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旅游经济突破的主抓手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全局上下凝心聚力,以传统景区提升、新增景区推进、预备景区谋划为重点、以旅游建设项目为抓手,引导多元资本投入。截止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x亿多元,共实现对外开放景区xx个,新(续)建景区x个。
1、完善传统景区提升项目
xx岛野人洞入口广场建设、滑泥公园景区改造、民居外立面景观改造等提升工程;xx红色景区“x红旗第一飘”广场建设、纪念碑道路改造及绿化美化等提升工程;多宝讲寺三期工程;木勺沙滩农家乐摊点布置、景区停车场工程项目、通景道路建设等;三特渔村度假酒店项目及提升工程;沈园农庄景观提升改造。
2.推进新(续)建景区项目
今年以来,全县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启动了一批新的旅游项目。xx景区、xx、xx、xx古村、xx村、x银滩、下南山百合花基地、xx小西湖等x个项目,相继启动建设。
3. 谋划预备景区建设项目
全县各乡镇、街道,充分利用特色资源,抢抓机遇,积极谋划。中门梯田、坑下农家乐民宿、外岗xx观光带、大周渔家乐园、涛头文化民俗渔村、xx、xx村保护利用、核电后花园大冲等x个旅游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三)旅游业态体系进一步丰富
依托山海人文优势,“主攻xx旅游、完善乡村旅游、推进美食旅游、花卉旅游、红色旅游等”,以文化创意旅游为灵魂,着力打造精品,积极完善旅游业态。
1.重点推进xx旅游
以xx岛旅游区为龙头,重点推进xx旅游。xx农博园、xx核电、木勺沙滩、在水一方、三特渔村、沈园农庄等xx旅游已初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以留住乡愁为核心,打造多元化的休闲旅游为主要目标,努力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农家乐xx家,并年成功举办沈园农庄桃花节、xx百合花节、枇杷节等乡村旅游节。指导完成xx镇xx村创建省级特色旅游村和xx古村落、xx村落的保护利用工程,挖掘特色乡村人文和自然资源,与山区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村庄及其周边景观化、生态化、功能化的改造,打造乡村旅游的精品。
3.积极打造美食旅游
我县水产资源丰富,是中国青蟹之乡、x对虾之乡、缢蛏之乡、牡蛎之乡等多个美誉;鱼、虾、蟹、贝、藻五大类xx多个品种海产居全省县级之首;全县浅海滩涂xx余万亩,渔业海水养殖面积xx余万亩;在全县的x个街道、x个乡镇中有x个xx,海鲜美食是各地的特色品牌。央视《舌尖上的中国II》及我县首部大电影《小海鲜》播出后,我局积极抓住时机,利用主流媒体及各家网络平台加以宣传,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节日期间,全县各酒店、餐馆、农家乐经营点生意火爆。美食旅游成为大量游客的目的地。“游海山仙国,品舌尖上的xx”成为人们来xx的最好理由。
4.全面推进其他旅游
旅游业是注意力经济和眼球经济,花卉旅游、节庆旅游、文化旅游是近年来的旅游热点。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十三五”以来,我们相继推出了xx马鞭草、xx下南山百合花等花卉旅游;龙姆山完成了xxx亩樱花园建设项目。以节为媒,提升旅游影响力。重点举办xx美食节、xx岛旅游文化节、xx百合花节、xx红色旅游文化节、x缢蛏节等。
(四)旅游要素提速增量谋完善
不断强化旅游要素的完善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同步发展。至目前,有x省四星级旅行社——天马旅行社;琴江山庄、保罗大酒店、海逸大酒店、xx度假酒店、xx大酒店等x家星级、绿色饭店;xx青蟹城、三特渔村、在水一方、金土地、农韵特产x家x市旅游商品推荐单位及x市旅游接待推荐餐馆南汐园等。丰富的旅游产品,为我县旅游业突破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项目包装招商引资谋突破
近年来,我局策划包装了一批旅游招商项目,深化项目库建设,编制项目手册,拓展旅游招商平台,多渠道开展对外招商工作。重点做好龙母山开发区、扩塘山岛、仙岩洞、五子岛、牛头门、xx岛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招商引资工作。
二、以创新为动力,聚焦产业发展,确保市场宣传高效运转。
(一)旅游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
“酒香还需勤吆喝”。今年以来,我县旅游积极围绕市场,全线出击,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电视有形象、广播有声音、网络有图文、移动有信息、户外有广告、促销有资料,极大等提升了我县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1、积极创建旅游品牌
我县旅游始终围绕“海山仙子国,多彩xx湾”主题形象,重视景区品牌建设,提升景区品味档次,美誉度、知名度日益攀升。主要有:
xx景区:国家xA景区、中国最具文化创意旅游岛、中国书法家创作培训基地、x省文化遗产旅游景点、全省最美生态乡镇。xx旅游度假区已上报侍批。
xx农博园:国家xA景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在水一方、三特渔村:国家级休闲渔家乐。
xx核电:x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xx、xx小镇: “中国最美村镇”。
xx、xx村落:“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x省重点历史文化名村。
xx红色纪念地:x省红色经典景区。
2、深入挖掘旅游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我们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渔耕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xx石窗等非遗文化,使旅游和文化创意有机融合。xx岛旅游区借助海洋文化、海盗文化、石雕文化这一灵魂,在荣获全国“十大文化经典景区”“、x省文化遗产旅游景点”等称号的基础上,今年在x国际海岛旅游大会上又被中国旅游协会授予“中国四大最具文化创意旅游岛”之一,排名超越x鼓浪屿,成为文化推动旅游发展的典范。
3、全力开启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成为“十三五”期间xx旅游重点。xx旅游官方旅游微信平台正式启动运行后,开启了xx智慧旅游的新历程。与xx公司、xxx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推送的微信图文在x政务微信排行榜中,xx旅游多次上榜进入前十。另外,通过与FMxxx.x、FMxx.x《乐游天下》栏目、FMxxx交通之声、中国移动小区短信的合作,xx公司对我县xx个景区景点进行航拍,将美食、住宿、交通等信息一同录入“xx旅游”官方APP,客源市场进一步拓宽,游客量大幅提升。
4、创新拓展宣传形式
完善县域景区指示标识、交通指示建设、公共信息标识,进一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服务质量,提高景区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充分借助央视、卫视新闻媒体、户外广告、报刊杂志、主流网站等平台广泛进行旅游形象宣传。在完成了《山海大话》——xx旅游民间故事选、《山海大观》——xx风景旅游画册、《xx自驾游手册》、《xx美食》手册的印制和xx旅游专题片制作;开展了xx旅游商品评选活动、xx旅游主题口号征集活动、导游词征集等活动,扩大了我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拓展。
积极参与省、市局组织的国际、国内旅游推介会、博览会,拓宽促销市场。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x.xx中国旅游日跟着霞客游x等旅游宣传推介活动、邀请xx家浙闽旅行社老总组成夏季踩线团、召开xx联合营销讨论会、与号码百事通华东总部合作通过xxxxxx推出xx旅游线路及旅游商品等。出台《xx旅游地接奖励办法》,完善旅行社组团来xx奖励政策,进一步加强了xx旅游客源市场的建设,吸引了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的客源群。
(三)区域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强。
打破区域限制,加强与各地旅游部门的合作,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发展共赢,与象山、宁海、临海签订《xx湾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召开xx湾旅游区域合作例会,实现环xx湾区域无障碍旅游。
三、以服务为推手,聚焦平台建设,确保行业监管长效运转。
按照省旅游行业品质提升战略目标要求,以“游客满意在xx”为主题,大力实施品质提升战略,以品质管理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