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健康扶贫成果进一步巩固。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要求,继续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症兜底保障一批“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坚持贫困人群就医“绿色通道”“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的“一站式”结算系统,全面落实健康扶贫“xxx”政策、贫困户参保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生。
(九)公共卫生短板进一步强化。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目标,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全县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目前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楼、县中医院门诊综合业务用xx、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项目以及县疾控中心和xx镇卫生院转新建的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正对上积极争取xx县儿童医院、xx县精神卫生中心综合业务用xx、xx县卫生教育培训中心、xx县重大疫情信息化及青峰卫生院转址新建项目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监管能力亟需提升。对县级医院监管能力不足,对村卫生室监管覆盖面不够。
(二)控费工作有待提高。医疗机构目录外用药、不合理检查、过度医疗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与人民群众期望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三)老龄服务工作尚需加强。与相关部门衔接不够紧密,老龄服务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三、xxxx年工作计划
xxxx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健康xx县”建设为主线,以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着力构建大健康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保障能力,促进生育政策和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一)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筑牢“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责任制;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继续开展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专项行动,树立卫生健康系统良好形象,营造行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加快推进“健康xx县”建设。充分利用手机、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载体,加大对科学膳食、身心健康、疾病预防、应急自救等健康知识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卫生乡镇、村创建活动,促进居民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继续开展乡村医生定向培养,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险、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公开招聘县乡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等政策;以加强医院基础管理为核心,加大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推行首诊负责制及分级诊疗制度,继续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卫生健康综合服务水平。
(四)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改革完善疾控体系,健全县、乡、村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强化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卫生健康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监督执法能力,逐步实现执法信息化、规范化;提高卫生应急服务能力,打造“城郊xx分钟、城区xx分钟”急救圈,形成广覆盖、高效率的卫生应急服务网络。
(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进一步降低县域外就诊率;继续实行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省级平台阳光采购、零差率销售、药品购销“两票制”;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重点专科建设,做大做强县域龙头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提升全县医疗服务水平,力争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xx%以上目标,推动建立就医新秩序。
(六)推进重点人群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保障。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产科服务质量;继续推进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儿童早期发展等妇女儿童公共卫生项目,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依法落实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提升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开通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七)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全面提升疫情常态化防控能力。建立完善联防联控机制,规范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严格落实“应检尽检”;充分发热门诊“哨点”作用,加强院感管理、监测及报告,降低院内传播风险;优化医疗服务模式,细化疫情应急处置,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指导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落实防控措施,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八)加大卫生健康扶贫力度,提升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规范落实健康扶贫“xxx”政策和分级诊疗制度,完善“一站式”“一单制”结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健康扶贫政策稳定;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严防因疫因病返贫;认真落实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知识和健康素养。
(九)加快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进程,推进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楼、县中医院门诊综合业务用xx项目建设;确保县疾控中心、xx镇卫生院转址新建和发热门诊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快精神病医院转址新建项目推进力度,积极争取xx县儿童医院、xx县卫生教育培训中心、xx县重大疫情信息化及青峰卫生院转址新建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