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在当代中国的存活状况与社会功能(2)

2010-06-17 17:13

(二)清明节在当代的社会功能

    从到目前为止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当代中国社会,主要作为扫墓节的清明节主要有如下社会功能:

    1、能够满足人们怀念离世亲人的情感需要,同时密切了人际关系。

     通过清明节的习俗活动,人们对亡人的孝敬和思念的情感有了适当的表达方式,获得了精神慰藉与平衡。和他人一起扫墓,祭祀共同的亡人,也联络了同他人的感情。在农村,清明祭祀祖先是团聚祖族人重要方式。

    2、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弘扬。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经济发展很快,但文化建设没有同步发展,社会上有人文精神失落的倾向。清明节俗的兴盛,宣扬了中国传统中的孝道伦理,强调了亲人间的感情联系,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促进了社会上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弘扬。

    3、有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团结海外侨胞。

    弘扬包括清明节俗在内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能够增强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加强了民族凝聚力。

    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祖先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每年清明节,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共同的清明节俗,使大陆人民的心与侨居海外多年的华侨的心连在一起。

    清明节俗还有利于国家统一大业。每年清明节。很多台湾同胞来到大陆祭奠祖先并与亲人团聚。如1988年,成批台湾同胞和久居台湾的大陆籍乡亲,来到陕西黄帝陵拜祭。


清明节在当代中国的存活状况与社会功能(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在庆祝第七个记者节暨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