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化”进程,关键在于加快工业化。望城经济发展与先进发达地区比,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实践证明,望城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在园区。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举全县之力打造以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含坪、高星、河东“三大板块”,建设产业聚集的有效载体,构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增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历史性跨越。在产业定位上,要精心培育主导产业。根据目前“三大板块”的产业基础和发展走势,含坪板块要着力引进和培育科教产业和建材化工业,高星板块要着力引进和培育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机械制造和出版包装业,河东板块要进一步培强培优陶瓷、麻石等传统产业,着力引进和培育城市外迁工业和能源工业。在园区建设上,要瞄准建设全市乃至全省一流工业园区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园区开发模式,通过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加快配套中小企业聚集,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的企业集群;要主攻项目,扩张总量,紧紧抓住项目这一工业经济的生命线,以项目建设为望城工业“扩容”,为园区经济“提速”。同时,要在做大做强内生经济方面迈出新步伐,高度重视,全力帮扶,促进县乡工业发展壮大。要盘活存量、技改扩建,裂变一批;发挥优势、兼并联合,重组一批;改制国企、壮大民营,培植一批。继续重点扶持30家产值过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帮助小者变大,大者变强,强者变优。
(二)突出“一点两线”,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上再创新水平
“一点两线”是明年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始终将“一点两线”地区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引擎、率先融城的主阵地和展示望城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来规划建设。首先,要高起点规划。要将县城定位在长沙市区的功能组成部分,立足于建设具有江南特色的生态型山水县城。要面向国内外招标,对“一点两线”地区的规划进行整合和提升。其次,要大手笔建设。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不断提高县城品位。通过启动县行政中心迁址,带动一片;加快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建设,拓展一片;开发斑马湖,美化一片;改造旧城区,提升一片。同时,要加大整治力度,巩固创卫成果,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建设一个天蓝地绿、山水相融、灯明路畅、商旺人兴的新县城。在小城镇建设上,要根据产业特色、区位特点和人文特征,因地制宜,着力建设好丁字、雷锋、星城等一批重点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要进一步加大路网建设力度,构筑全面对接长株潭城市群的大交通网络,提升区位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县域南部要紧紧抓住修建长潭高速西线的契机,启动学莲公路、坪九线,尽快把南部地区融入长株潭经济圈。中部地区要充分利用三叉矶湘江大桥开工建设的有利时机,以二环线为对接轴,加快金星大道、银星路、黄金大道等骨干道路建设,全面融入长沙市区。河东地区要牢牢把握长沙电厂落户的历史性机遇,依托长湘公路、电厂专用通道,加快两厢开发步伐,争取建设跨越湘江的公铁两用桥,把河东河西融为一体,实现东西互动。西北部地区要尽快拉通高乌线、中格线等交通要道,力争启动乔口撇洪河大桥,打通西北门户,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同时,要充分利用省、市对县乡公路的倾斜扶持政策,切实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升级步伐,明年改造总里程要力争超过100公里。
(三)突出农业结构大调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再拓新空间
没有望城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望城的全面小康。我们要把亲民、爱民、富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不断拓宽农业发展新空间,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要立足县情,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改良种植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探索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种养加相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新路子,引导农业生产由粗而散走向精而聚,由小而全走向大而专,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要结合退田还湖还水,扩大基地规模,逐步建设万亩珍珠、万亩闸蟹、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打造以雷锋大道、高乔大道为轴线的“百里休闲观光农业走廊”和沿湘江两岸的“百里优质水产养殖走廊”,构建望城特色农业经济带。依托龙头加工企业,引进养殖大户,积极发展奶牛养殖业。要引导农民离土致富,拓宽劳务渠道,输出一批;加快城镇化进程,转化一批;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置换一批,使更多的农民跳出农门,增收致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与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进和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功能强、资源支撑面大、群众受益面广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充分发挥示范推动作用。要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水利建设。要加强险工险段和山塘水库治理,对接长沙湘江风光带,规划启动胜利垸城市防洪工程。要积极推进小沼气、乡村道路、农网改造、有线电视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