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发展实践看,我们毕竟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思想观念尚需转变。部分乡镇干部和基层群众仍存在旅游与农村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联系的传统思想束缚。同时受片面生态观光旅游束缚,导致我们有关乡镇的部分领导的着眼点没有放在发展乡村农家游上,没有真正看到我县在发展乡村旅游上巨大的潜力,在发展“大旅游”上缺乏开拓思想和创新意识。二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大部分农家游农户的庭院、客房、厨房、餐厅、厕所等配套设施相对还比较简陋;缺乏必要的消防消毒设备;排污、排水通道不畅;所在村组道路的硬化、村落的绿化、美化、亮化,及乡村旅游标志牌和宣传牌等配套设施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经营项目形式单一。当前我县农家游绝大多数以“吃农家饭”为主,经营项目只停留在提供餐饮的低层次服务上,缺乏具有满蒙民族特色的参与性、娱乐性项目,在旅游其它几个要素开发上还比较薄弱,使我县农家游的吸引力不强,游客滞留时间短,经济效益还比较低。四是规划布局特色不强。我县发展农家游的农户绝大部分是在原有房屋及庭院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在房屋造型、院落设计、屋内布局等建设上不能充分体现出民族化、个性化的特征。此外各乡镇在农家游的整体布局上也缺乏特色鲜明的规划设计,存在“村村一样、家家如此”的现象。五是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一些农家游从业人员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所限,小农思想严重,市场观念、全局观念不强,服务质量不高。对从事农家游农户在安全防范、卫生防疫、日常监督等管理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六是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只限于在村口设个标志牌,打几条宣传标语,缺乏有创意有新意的包装推介,还没有真正把农家游作为木兰围场整体旅游宣传的重要部分进行广泛的宣传推介。
二、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2006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新增农家游户50户的发展目标,在农户的补助资金和部门帮扶力度上将会进一步加大。
(一)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刚才我已经提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些好处,既然有好处,我们就要加大力度,统一思想,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当做一项产业来抓。国家旅游局提出2006年旅游工作的主题“就是华夏乡村游”,各地发展势头都非常强劲,对于我们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必须转变旅游就是“山山”、“水水”和古迹的观念。转变乡村没有什么风景可看,没有什么目标可游的观念,真正把着眼点放在乡村游上来面,改变我们多年来总是在坝上这个圈子做文章,局限于迎来送往,热热闹闹一阵风,结果带动效应不明显,景区发展不快的局面。真正让农民参与进来,得到实惠,延伸产业链更长。
(二)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有关乡镇要把发展乡村农家游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亲谋划,下大力度抓落实,要实行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办法层层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已将此项工作列入对乡镇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实行以奖代补,对成绩突出的乡镇及农户给予表彰奖励,旅游、工商、物价、公安、卫生、建设、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共同推进乡村农家游发展工作,促使部门推行包保责任制,推动农户上水平。(三)合理规划,科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就在有规划,也要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的、翔实的调查与评介。并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及传统生态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决不能不顾客观实际和旅游市场规律,盲目上、盲目发展,要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千篇一律,县旅游部门要把农家游纳入我县“大旅游、大产业”发展范畴,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聘请旅游专业人士对我县农家游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规划中力求将农业和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区域特色、资源条件包装不同类型的项目。我们的田园、山水、森林等景观结合起来,把民俗文化及其它娱乐项目挖掘开发出来,改变单一的局面,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各个区域都有不同特色,打造一乡一村一品。(四)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县旅游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家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新发展农户到哈里哈、棋盘山等乡镇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经验。并进一步加大对全县农家游的规范管理,旅游、公安、卫生、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对农家游户的饮食卫生、饭菜价格、消防安全及社会治安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检查,确保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洁净、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五)投资主体多元化,虽然乡村旅游投资相对大型项目来讲较小,但总的来讲也需要一部分投资(因其开发范围较广)。因此,我们要注重利用多方面的奖金,要利用一些政策性投入资金打造一些项目,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搞一些田园观兴设施、生态文明村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扶贫资金 利用,造林项目设计时要注重一些观光树种,既长出了树,又营造了景观,稍大一些的庄园式开发性项目,农民可以联合开发,围绕农家游活动的一些资源性开发项目,加大招商力度,招商引资来搞,走滚动动发展之路。(六)广泛宣传,树立品牌。(四)广泛宣传,树立品牌。旅游部门要把农家游作为“木兰围场”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与京津及市内知名旅行社进行接洽,在国内重大旅游宣传活动及县政府组织的大型节庆活动中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广大游客对木兰围场的了解,激发来围农家游的热情。(七)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