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各地要狠抓落实,确保2008年全省解决和巩固5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的实现和2008年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是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瞄准贫困群体,加快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步伐。今年省财政计划安排11亿元扶贫资金,完成9000个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力争使全省整村推进贫困自然村规模达到1万个以上。各县市(区)要始终坚持先易后难和连片推进、区域开发的要求,把项目和资金优先安排到最贫穷、最落后、最困难的地方实施,真正做到以贫困户为对象,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等方面的问题。二是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突出产业重点,打牢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基础。今年省财政计划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000万元,安排贴息资金7650万元、争取拉动信贷扶贫资金16亿元,力争使扶持的贫困人口人均有1亩以上经济林果、1亩以上经济作物、1头以上出栏大牲畜,有条件的地方要培育壮大1至2个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县有精深加工、乡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品、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并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广大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技能培训,抓好贫困劳动力就业转移。省政府今年计划筹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资金2亿元,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00万人、新增转移50万人(其中:培训转移就业40万贫困劳动力)。
各级各部门要尽快落实培训转移就业任务,确保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任务目标的实现。四是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着力攻坚克难,切实解决特殊区域和群体贫困问题。一是要加大边境民族地区和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扶持力度,解决好人口较少民族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脱贫问题,进一步推动革命老区建设发展。五是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基础建设,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要认真抓好2008年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高稳产农田和基本农田建设、农村水电建设以及农村生态建设工作。六是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搞好易地扶贫,逐步改善特困农户生存环境条件。今年省财政计划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5亿元,实施扶贫易地搬迁3万人,安排国债资金5000万元,实施易地搬迁1万人,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就近搬迁、插花搬迁、零星搬迁或集中搬迁等方式,认真组织开展好易地扶贫开发工作。七是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注重公共服务,全面发展贫困地区社会事业。
农村义务教育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同时,要认真落实向农村和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在校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提高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的政策措施,继续推进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农村合作医疗要稳步提高参合覆盖面和筹资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贫困人群大病统筹和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农村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农村计划生育要继续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确保今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农村文化事业要力争今年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40个、农村文体室2000个、新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38个、乡(镇)基层站点150个;农村广播电视要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农村社会保障要争取将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增加到300万人,增加特困老人和“五保”对象集中供养2万人,并选择2—4个县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工作,选择15个左右有条件的县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
二、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好灾后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今年1月29日以来,我县遭受到50年不遇的低温冰冻灾害,在给电力、通讯等带来严重损害的同时,农业生产也遭受了巨大损失,全县共有11个乡(镇)、2个华侨农场、100个村民委(社区)、1014个自然村、443725人受灾,共造成农作物受灾283019.1亩,绝收177422亩。造成房屋倒塌83户498间,损坏178户445间。森林资源受灾面积62826.59亩,成灾20615.15亩,成灾株数2083909株。造成死亡牛193头、马3匹、猪846头、山羊1443只、家禽9847只。造成2个乡(镇)、292个村寨停电,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7557.62万元,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为此,面对严重灾情以及农业农村工作的艰巨任务,最后我再对各乡(镇)、场,各部门提几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