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围绕大局,继续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精心策划,整体联动,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以推进“第二个率先”为已任,围绕既定目标,高起点上实施“五大战略”,大力推进片区经济、规模经济、品牌经济和富民经济的新举措、新成效,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牢固确立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意识,营造“第一方阵”中争先进位的社会主流舆论。服务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重大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专题化、系列化宣传活动,积极引导社会热点,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继续拓展对外宣传,重点做好撤县建市15周年纪念、“同里之春”旅游文化节、“水乡丽人”评选、盛泽丝绸文化节、七都螃蟹节等大型文化、旅游、经贸活动的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展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特色和亮点,进一步提升××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切实加强新闻舆论建设。认真落实《苏州市新闻舆论管理若干规定》,结合××实际,制订相关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完善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监督和采编管理、重大案事件报道,实现新闻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闻协调机制、新闻通气会制度、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健全舆情信息工作机制,牢牢掌握主动,确保主流媒体“客观”、“权威”、“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正确主导社会舆论。加强网上舆论平台建设管理,强化所辖网情检测和网上舆论管理,完善机制,制定重大网情应急预案,努力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宣传环境。
(五)继续深化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导向,围绕增进农民技能,推动农民致富,结合全市“一镇一品”产业特色,加强方案策划和力量整合,完善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以组织化推动、专业基地示范带动、有效社会资源联合互动来促进培训成效,提高农民就业创业、发展致富本领。深入实施“科技入户”试点、百名专家进村入户兴农富民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发展,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运用为农服务的各种载体和平台,普及科普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培育“有知识、懂技术、能致富”的新型农民。
(六)抓好文明创建“六个十”系列活动。注重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度,着力开展好文明创建“六个十”系列活动,即“××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新事”、 “十佳文明示范社区”、“十佳文明示范村”、“十佳新××人”、“十佳文明示范窗口”、“十佳文明示范企业”等争创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和评选表彰等,带动各类群众性文明创建和道德实践活动全面展开、广泛参与、扎实推进,促进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道德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文化育人为方向,突出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校园新文化,和谐新一代”特色校园文化汇展活动,促进文化校园特色化发展。围绕“关注成长、关爱未来”主题活动,推进“德育教育”、“德育实践”、“成人教育”、“环境优化”、“社会援助”等工作,策划实施“感恩、文明、诚信”和谐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好法制夏令营、“红领巾模拟法庭”等活动,推进青少年学法,知法,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推进“未来工程师工作室”建设,培育青少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八)重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实施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着重抓好 “十一五”基层文化设施“六个一工程”建设,即:一个不少于14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中心;一个不少于600座的电影剧院;一个少儿活动园;一个不少于3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一个不少于300平方米的图书分馆;一个功能齐备的文化广场。年内建成10个镇(区)的图书馆分馆并与市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实事工程建设,年内完成80个农家书屋建设;推进实施电视“户户通”和广播全覆盖工程,扶持镇区建设评弹书场,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