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民政协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人民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坚定、更加扎实地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民政协工作。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近年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提出了打造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区域中心城市三大任务,提出了发展能源经济、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四大路径,这是一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大局,必须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共同努力奋斗。人民政协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是名副其实的人才库、智囊团;同时人民政协联系广泛、渠道通畅,能够客观及时地反映方方面面的意见和愿望。认真听取政协的建议意见,对增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正确性,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加速赶超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职能作用,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深刻内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我国,票决民主和协商民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极具中国特色。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有利于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全面调动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热情,广纳良言,群策群力,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实现统一领导与广泛民主、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有机统一,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三)凝聚各方力量、构建社会和谐,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
人民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加强团结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紧密相连。人民政协自诞生以来,就以增进团结、发展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己任,在凝聚中华民族合力、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民政协联系各界各个方面,深谙社情民意,是党和政府加强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就是加强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工作,就是加强促进统一战线、强化团结合作的工作,就是加强统筹兼顾、实现各界各阶层和谐相处的工作,就是加强增进民主团结、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工作。
(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离不开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政协工作是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彰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就离不开多党合作这一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基础;我们要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离不开广大政协工作者的参与;我们要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确保党的执政安全,更离不开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界别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