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绿化覆盖率达10.13%,人均绿地2.1平方米,城市供水达到100%,供热达到70%,城市化水平达到24%,整体功能不断增强。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70%以上的村通油路的目标。邮电通讯事业飞速发展,现代信息网络覆盖城乡。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3年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3亿元,比1978年增长11.8倍,年均递增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971元和3002.63元,比1978年增长13倍和34.7倍,年均分别递增11.1%和15.3%;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7.78平方米和25.14平方米,比1978年分别增长2.4倍和1.7倍。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科技兴平战略深入实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健康水平逐步提高。体育、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认真贯彻,民族团结局面进一步巩固。改革开放以来,平罗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两基”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等20多项荣誉称号。今日的平罗,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全县上下形成了心齐、劲足、气顺的良好发展局面,呈现了一派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所有这些,都载入了平罗发展的光辉史册,成为激励全县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宝贵财富。
奋斗伴随艰辛,成就来之不易。平罗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关键在于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身在外地心系平罗的各级领导和同乡的鼎力支持,有历届县委、政府班子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平罗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平罗经济建设并为此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抚今追昔 感慨万千
平罗的奋斗历程,令人难忘,多年来创造的物质财富,为平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积累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经验,为我们建设新平罗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回顾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
——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抓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知难而进、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
——始终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群众,切实加强民族团结,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建设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展望锦绣前程 我们信心百倍
辉煌的业绩已载入史册,新的创造寄望于明天。新的世纪,新的形势,既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光荣而神圣,我们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突出发展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为目标,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继续扩大开放,坚持不懈地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坚持不懈地走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之路,推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