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发:近年来,我们义堂镇在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过程中,确立了人性化管理的办学理念,并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最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义堂中学和义堂镇镇东中学的教学分割现场: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全神贯注演示课件的老师。
[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鲜红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下,一双双神圣的坚毅的眼神和一只只上举的有力的拳头。
赵连发(画外音):义堂中学和镇东中学,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提出“人人参与”的教育理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与实践,从吃穿住用抓起,从生活小事做起,最后引导到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积极发挥学校师资、设备设施等优势,以体育、艺术、科技等为突破口,努力开展特色教育,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主持人:刚才杨校长和张校长谈了“三千里路云和月”的故事。那么,“八载寒暑苦与甜”说的是什么呢?
杨 吉:所谓“八载寒暑苦与甜”,是说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我们通过全体师生的团结拚搏,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连续八年的中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数,均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特别是去年的中考,有 7 名学生被孝感高中正式录取。今年有 197 人过普高分数线,有 68 人被孝感高中和云梦一中正式录取。
(6)
主持人:听说镇东中学每 5 名考生中,就有 1 人被云梦一中正式录取,是这样吗,张校长?
张华明:那是2001 年,当年考出了“正取一中五进一”的升学奇迹后,今年又出现新的亮点。
主持人:新的亮点?
张华明:第一,高分密集。全县总分前 10 名中,我们镇东中学就进了 5 名,并且超过孝感高中录取分数线的高达 7 人。
主持人:这在全县比较少见。
张华明:第二,上线比例高。我们镇东中学一共有 350 名考生参加中考,有349人过普考分数线,有 45 人被云梦一中正式录取,有 7 人被孝感高中正式录取。这样的比例在全县是位居前列的。
(7)
主持人:可谓“寒窗十年无人问,扬名一朝天下知”。
张华明: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分,和杨校长一样,总想在培育英才方面有所作为。
杨 吉:说到“教书育人,培育英才”,我们的确是下了苦功的。
主持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您能将一些方法说出来让观众朋友一起分享吗?
杨 吉:我们义堂中学过去只有 6 个教学班,300 多个学生。
(8)
[资料片:发展中的义堂中学
[本资料片由义堂中学提供,依据杨吉先生画外音进行重新整合。
杨 吉(画外音):发展到现在,我们拥有建筑面积达 平方米花园式校园一个,拥有 24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1700 多名,教职员工达 90 余名。义堂中学以它优质的教学质量而成为举县闻名的品牌学校。
杨 吉(画外音):我们义堂中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坚持“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培养了一大批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杨 吉(画外音):我们学校有优美的育人环境和完善的教学设施。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被纵横交错的硬化道分开。
杨 吉(画外音):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先后投资 100 多万元,建成了一幢现代化教学楼,并配有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功能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投资 10 多万元,建成一个标准化的运动场。为全面推进信息化教育的进程,学校还先后投资 50 多万元,开办了 7 个多媒体教学班,将宽带网牵入校园并成功建设了校园局域网和CAI课件制作中心。仅两年多的时间,我们义堂中学现代化装备和多媒体技术的掌握,都走在了全县乃至全孝感市乡镇中学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