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专题片解说词(2)

2010-06-17 21:35


在给整个社会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的时候,在面对失去亲人的那一双双无助眼神和一行行悲伤眼泪的时候,
每一位员工,是否都曾思考过:我们,可不可以减少,或者杜绝由于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悲剧不再发生呢?
第二集  事故探源

三月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依然冰雪未融,春寒料峭。
如果不是因为一起重大事故,或许,1993年3月21日,就象过去的很多普通日子一样,在我们的记忆里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这是内蒙古一座大型电厂的建设工地,上午的阳光正逐渐明媚起来,照着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9点20分,突然爆裂出一声声撕人心肺的呼叫。
祸从天降。承建单位在拆除高150米的1号水塔北侧井架时,井架突然坍塌。
事故造成16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53万元。伤亡人数之多,损失之惨重,在我国电力安全史上极为罕见。
这座出事的水塔高105米,南北两侧各立一座垂直运输井架。施工到顶后,需将井架拆除,其中北侧井架高150米,自重85吨,以7层每层4根共计28根揽风绳固定。3月16日至18日,承建单位在拆除北侧井架上的吊桥时,一次将4、3、2层上的12根揽风绳松开后,未按规程要求用导链重新拉紧,找正井架,并以3个绳卡锁紧在地锚上。而施工人员只是人工随意拉紧,而且每根揽风绳只打了1至2个绳卡。由于未使这12根揽风绳恢复原始受力状态,造成3层揽风绳均不能成为井架结构可靠的水平支撑。
3月20日开始,正式拆除井架,第7层4根揽风绳全部松开了。3月21日,为抖掉东南角第六层与第七层之间揽风绳上缠挂着的安全网和钢筋,施工人员又松开第六层东南角的揽风绳,使井架东南角减少了一个水平支撑点。在井架整体稳定性很低的情况下,15名民工登上井架作业,加上井架、料斗和钢丝的自重,使井架达到了零界荷载。此时的井架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倾倒的危险,而地面上的11名民工为了甩掉绳上钩挂的安全网,交替抖动6、7层揽风绳,又给了井架一个水平干扰力,最终使井架失去了平衡。在标高约50米处向东弯曲,随即扭转向西偏北30度折断坍塌倒地,砸向附近的施工现场,井架上的15名民工,当场死亡12人,重伤3人,重伤人员因抢救无效又死亡两人,地面施工的工人被砸死两人。
这是一起典型的指挥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指挥,麻痹大意,不负责任,无视安全工作规程所导致的恶性事故。
据有关部门随机抽样10年来生产事故统计显示,电力系统生产过程中触电、高空坠落、交通、机械设备等4类事故最为频繁和突出,后果也最为严重。
10年间触电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8%,死亡人数占43.9%,重伤人数占17.4%;
高空坠落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3.5%,死亡人数占9.1%,重伤人数占27.5%;
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0.16%,死亡人数占9.1%,重伤人数占14.5%;
机械设备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死亡人数占6.1%,重伤人数占7.8%。
以上4种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68%,重伤人数占重伤总人数的67%。此外,由于倒杆、灼伤、物体打击和起重伤害等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也居高不下。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岂能视同儿戏?
不容否认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漠视个体生命价值和践踏生命尊严的劣根性。安全事故,是现代社会的草菅人命,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隐痛。
有关专家分析:
信息不畅,疏于管理,以致对一些长期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是众多事故在毫无防备情况下发生的原因之一。
法律法规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是大量安全生产隐患长期合法存在,治理整顿无法可依的原因之二。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是安全隐患长期存在,难以根除的原因之三。
难道只有用鲜血和生命才能唤起我们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和对生命尊严的关爱么?
防范和杜绝安全事故,应该要有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和人文关怀。

安全生产专题片解说词(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并联审批制范本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