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四面山林区实行封刀禁伐令,江津旅游业开始起步。
1987年12月,江津县旅游局成立。
1988年,四面山被评为重庆市风景名胜区。
1989年,四面山被评四川省评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3年,率先在重庆43个区市县中将旅游企业纳入定点管理。
1994年1月,四面山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8年江津市委市政府实施“旅游驱动”战略、作出《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江津旅游进入发展阶段。
1999年,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建成开馆。
1998年,四面山被评为“重庆市十佳旅游景区”。
2000年,四面山被评为“重庆最佳旅游景区”。
2001年,聂荣臻元帅陈列馆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2002年3月,聂荣臻元帅陈列馆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1年至2002年投资2200万元的四面山旅游国债公路水口寺至鸳鸯瀑布、水口寺至飞龙庙段13公里硬化改造相继竣工通车。
2002年7月,由江津市旅游局、江津市农办共同评定大洪海度假村等10个首批星级农家乐。
2002年,“渝川黔旅游金三角”项目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西部旅游两个重点开发项目之一。
2002年9月,四面山景区被江津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江津市级文明景区。
2002年9月,重庆市旅游局牵头,委托中科院专家编制完成四面山东部景区修建性详规。
2003年11月,建设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检查组到四面山检查验收综合整治工作。
2003年实现协议招商引资6769万元,打破了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调动了社会民间资金投入旅游,激活了资源和资本的有效整合。
2003年,由中科院、重庆市规划设计院等规划专家编制完成了《重庆市江津四面山旅游总体规划》。同时,指导帮助完成了《中山古镇旅游发展规划》、《塘河古镇旅游发展规划》。
2003年,开通江津旅游网站。
2003年至2004年,江津市旅游局连续两年被评为江津市行风建设优秀单位。2004年被重庆市旅游局评为行风建设先进集体。
2004年3月,四面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报送重庆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转呈国务院审批。
2004年3月,渝川黔三省(市)旅游局长联席会在重庆召开,标志着“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跨大区域合作开发项目全面启动。
2004年3月,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在重庆召开了“渝川黔三省市旅游局长联席会”。会上确定了建立渝川黔三省(市)分管领导和旅游局长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了重庆、四川、贵州旅游局分别牵头制定“金三角”区域旅游规划方案、区域旅游联合宣传促销方案、无障碍旅游区及组建区域联合体的方案以及加大区域联合安全促销力度,建立三省(市)无障碍旅游区。
2004年4月至7月,重庆市旅游局、中共江津市委、江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以“政府搭台、旅游唱戏、经济联动”为宗旨的重庆首届四面山旅游节。举办了“四面山形象大使评选”和“诗书画印赞高瀑”活动。成功签约6个项目,协议引资额达34.2亿元。
2004年5月1日,四面山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建成投入运行。
2004年6月,江津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撤消四面山镇,设置“江津市四面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这标志着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将快速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接轨,进一步提升四面山的品牌形象。
2004年6月24日,新华社重庆分社在我市召开旅游协作调研会。赤水市、习水县、合江县和我市旅游局长参加了会议。
2004年8月22日,中科院地理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专家组到四面山景区进行为期5天的考察,标志着《川黔渝金三角旅游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2004年,四面山被列入重庆市“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中的两个精品旅游项目。一是“三山一林”自然生态旅游;二是“西部金三角”跨省周边游。
2002年,江津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全面展开。2004年12月,重庆市创优检查验收组对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经过验收组领导和专家们现场检查、抽查和资料审查、综合考评,我市以873分位居重庆20个创优区、县(市)榜首,顺利通过检查验收。2005年1月12日,江津市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旅游城区”荣誉称号。
风景区旅游工作大事记
2010-06-18 01:44
风景区旅游工作大事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