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介绍材料(3)
2010-06-15 19:01
五、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财富,谁拥有了特色产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掌握主动权。在农业产调过程中,我们重点是在打造特色产品,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上练好内功。我们建立了蔬菜专业村,发展绿色蔬菜。我们先后引进以色列西红柿、铁皮元葱、甘兰等系列品种18个,打造我们的蔬菜特色,争吃国际饭,同时还建立黄牛专业村、奶牛专业村、养殖专业村,养鸭专业村等。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显示了我镇特色经济的实力,富了一方群众。
回顾近年来的农业产业调整工作,效益和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在产调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引导是前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党委、政府的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很好的引导,在已确定的三大主导产业上加大引导力度,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只有政府引导得好,全镇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健康发展,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科技支撑是关键。没有科技支撑就没有市场的竞争,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关键在科技,只有不断地引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才能使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才能占领市场。
第三、资金投入是保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资金的投入是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资金好比催化剂、酵母菌一样,有了资金作保证,就向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活力和动力,就能调动积极性,加快产调的步伐。
第四、行业龙头是载体。龙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注重龙头的发展和培养,已形成的有8大龙头,他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基础设施是根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近二年来,我们下大气,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镇村两级,每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400多万元,过硬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结构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六、示范引导是良法。示范引导就是典型带动,典型的带动作用是无声的命令。农民群众愿意跟着典型往前走,我们在全镇树立了八面旗帜,聘请八位龙头大户作农产品行业协会会长。又建立了几个专业村,通过这些典型示范引导,调动农民产调的积极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第七、全程服务是保障。在农业产调中,全程服务就是在某个环节上都要做到位,不出现一点差错,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保障。近几年来,我们建立各类中介服务组织30多个,从事中介人员200多人,他们为农民的产供销做到全程服务。镇政府还新上了益农网站,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
总之,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农民得到了实惠。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但是要着眼于长远发展,还不能满足现状,要跳出XX看XX,面向未来看XX,要不断调优、调强、调大农业产业结构,来适应国内、国际二大市场的需要。
2005年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实施五大战略。
一实施以菜立镇的战略。我镇是多年来的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有着雄厚的生产技术和人才,实施以菜立镇是我们的重点。一是要扩大蔬菜保护地生产面积。蔬菜面积全镇准备发展到10,000亩,其中蔬菜保护地面积实现5,000亩,并建立8个蔬菜专业村,逐步实现一户一棚的标准。二是要加强工程农业建设力度。我镇西南靠盐场包围河的11个村,土地盐渍化程度较高,只有开发工程农业,才能解决盐渍化高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全年完成台田面积10,000亩,同时推广二位一体生产模式。前段时间,我们又派专人随区组团一赴山东等地考察,经过考查论证结合我镇的实际,确定我镇开发的台田第一年种植大豆、茄子等作物,并逐渐推进蔬菜保护地生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介绍材料(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