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机械行业科学发展观的分析研究报告(2)

2010-06-17 15:59

  (四)变“通用化开发”为“功能化开发”的产品开发观的转变

  塑料制品科学发展应用,对加工设备提出了越来越多的特殊要求,市场需要的这种所谓“特殊机”的量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变“通用化开发”为“功能化开发”的产品开发观的转变,增加了创新开发的深度和难度。塑机也分类也越来越模糊,朝着成型最终产品发展,例如,在线配混复合材料的挤注复合塑化注射设备,由配混塑化挤出和注塑共同组成的设备,属于挤出机还是注塑机。随之一些技术标准也应作改变,例如新制定的注塑机能耗标准,能适合这种复合设备的能耗评定吗?

  近年来,国际上研发的塑机新产品,许多是塑机复合设备,即功能化的塑机设备,例如,高光塑注塑设备、模内装配注塑设备、吹-灌-装复合设备、挤-注成型设备,等等,用于特定制品的成型加工,达到社会的最大效益和用户最大的经济效益。作者在这儿所以把常规称之谓“机”改称谓“设备”,说明我们的产品开发观念应作改变。英语中“machine”含有“机”和“设备”两个译词。

  升级常规产品性能,适应制品加工的科学发展。第一位是提高成型性能,包括效率、速度、能耗,第二位是提高性价比。没有高性能,价位再低,也无人问清。市场上较多塑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常年不变,越来越不符合市场需要,例如,注射制品朝着复合材料薄壁化方向发展,注射压力也应作相应提高,才能满足注射工艺需要。

  (五)变“中低端开发”为“高端化开发”的产品开发观的转变

  国外先进的技术越来越多进入我国,随之这些先进的技术的进入,高端塑料制品需求量越来越多。高端塑料制品的加工基本上为进口的高端塑机,为客户成形利润高的高端塑料注射制品,同时也为高端注塑机研发制造单位带来丰厚的回报。我国高端注塑机的研发是一个薄弱环节,实质性的发明创新少之又少,不少的专利无一点推动高端注塑机发展的发明创新。一些单位满足于在在低水平低阶位上恶性竞争,不愿化人力财力开发附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高端注塑机,到国际舞台上去与发达国家高端注塑机著名制造商比高低,提高注塑机水平,结果是留给了国际上高端注塑机制造商在中国更大的发展空间。高端就是处在制高点的顶端,不断向上的顶点。

  二、变“应用开发”为“创新研发”的技术人员科学发展观

  自主创新的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开发人员的科学发展创新能力的开发、发挥,实现技术研发的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一)技术开发人员任重道远提高重任感

  目前,我国生产的塑料机械总量和塑料机械的拥有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一个塑料机械大国,但不是强国,品种、规格、技术水平与先进工业国家比有较大的差距,效率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4~1/2;制品精度比世界水平低一倍,能耗比世界水平高一倍以上;寿命比世界水平短一至二倍;噪音比世界水平高10dB以上;品种比世界少一倍以上,规格我国约为世界的1/2;远远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还需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塑料机械。积极发展我国的塑料机械品种、规格、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开发和占领我国广阔的塑料机械市场。有的技术开发人员,刚涉足塑机行业不久,就认为对塑机已经掌握,闭门洋洋大观。有的企业领导,对塑机的开发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发了一定数量的塑机后,认为,塑机就是这些技术,没有多大的花头,关门称大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开发人员立足本职创新开发的精神。

  (二)技术开发人员自知之明提高素质感

  我国塑机技术开发人员很大一部分为非塑机专业毕业,对机械结构、液压电气控制系统比较了解,对高分子理论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以及由于条件所限缺乏必要的试验装置和手段,知识具有局限性;近年来进入企业的塑机专业毕业生,所学的知识跟不上塑机的发展,以及所学专业知识的单一性,动手能力不强,照样画瓢可以,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单位的技术开发人员处于闭关自守闭门造车的工作环境,从来没有到国外去参观展览会,甚至连国内的展览会也难的参观,吸收到的新技术新知识很少。有的技术开发人员也不注重自己的提高,靠学历吃饭,而不是靠工作业绩吃饭,甚至个别技术开发人员“走捷径”窃取本企业的开发成果跑到外单位去。这样,对进一步提高注塑机的技术水平和创新开发新产品都是不利因素。由此可见,对塑机专业的改革,对技术开发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

塑料机械行业科学发展观的分析研究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乡镇开展六比六争活动情况汇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