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每年的工作中加以部署,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制订深化文明创建工作的措施办法和开展检查考核活动,真正把文明创建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做到思路清、目标明、措施有力、工作扎实。
(一)抓落实、订措施,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我们把文明创建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班子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骨干人员分头负责,各司其职。并将创建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到各个科室和二级机构,层层发动,统一部署和深入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在单位内部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制定创建规划,明确目标。根据省局和市文明委的创建要求,结合全市地税系统文明创建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阜阳市地税系统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规划》,明确了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和创建目标,为文明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文明创建活动稳步实施、蓬勃开展。三是完善创建措施,狠抓落实。为了把文明创建工作抓到实处,我们结合地税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保障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每周二下午政治、业务学习制度,通过采取集中学习、个人发言、理论辅导、组织测试等形式,深入学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文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读本》等。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理论测试、廉政知识测试、组织征文比赛,强化了干部职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意识,调动和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创建热情。开展了以理想信念为主线的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组织干部深入学习郑培民、任长霞等英雄楷模、文明典范的先进事迹,在系统开展了职工“荣辱故事会”、“我与现代化分局建设”演讲会等活动,激发干部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同时,通过开展地税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创建合力,充分发挥党支部、各科室和二级机构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应有作用,在单位内组织开展了象棋、乒乓球、羽毛球、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浓厚了文明创建氛围。我们自始至终坚持把创建要求渗透到地税实际工作中,将文明创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紧抓不懈。
(二)抓基层、打“品牌”,着力塑造地税新形象
一是规范服务环境,打造品牌窗口。根据省局《办税服务厅规范化服务标准》的要求,对市局办税服务厅设施按照细化、亮化、美化的标准进行硬件改造。设置六个全职能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式”全程服务;配备了电子触摸屏和电子显示屏;设置税收资料架、纳税人休息区;设立“12366纳税服务热线”;合理摆放花草盆景,美化大厅环境,使纳税人享受到的是一种“星级”服务。二是规范服务形象,提升工作效率。“从纳税人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纳税人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进一步规范纳税服务工作制度,建立、完善并推行办税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等多项办税服务责任制度,建立各种登记簿,做到过程有记录、资料有收集、处理有结果、阶段有检查、结果有总结,形成了“个个有责任、人人有压力”的工作格局。同时,严格执行“八公开一监督,”在办税服务厅通过显示屏、触摸屏、公告栏等多种形式公告相关税收政策,公示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问题,为纳税人提供规范、快捷的服务,真正实行阳光办税、阳光服务,让纳税人“一看就明、一查就清、一办就成”。三是规范服务行为,落实文明办税。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树立大局意识,坚持“形象第一、服务第一”的要求制定了纳税服务规范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规范了税容风纪和仪表仪态,“窗口”单位实行每日着装、挂牌上岗,倡导文明服务,规范了文明用语。对每一个纳税人都做到了“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让纳税人走进办税大厅就感受到充满人性化的关怀。四是规范服务监督,落实依法办税。聘请了特邀监察员,确保外部意见反馈渠道的畅通,建立外部监督长效机制,以外部力量督促地税干部职工增强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保障优质、廉洁、高效的纳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