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人大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
2010-06-18 00:17
四是要坚持以搞好法治促进和谐。社会不稳定、不和谐 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在法治观念不强上,也就是说没有严格地依法办事、依法办案,没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因此,要实现和谐,必须加强法治,认真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完善的法治,作为权力机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责无旁贷。人大具有全面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行政、司法机关滥用权力,通过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施检查、调查、纠正、处理的权力。人大要运用法律赋予的职权,运用刚性手段,依法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促进“一府两院”严格按法律法规调解各种社会关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通过组织开展视察、审议、评议、执法检查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推动政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经济运行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的关系、发展经济和关注民生的关系等,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五是要坚持以弘扬文明促进和谐。文明与和谐密不可分,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文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提高市民素质、构建和谐恩施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人大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深入开展,在全市上下广泛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在视察、检查和调研中,要有针对性地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动态,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积极推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大力提高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服务能力,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六是要坚持以兼顾公平促进和谐。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大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监督工作的突出位置,在监督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七是要坚持以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和谐。不断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使之更加合理、协调,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人大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职能,还要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履职能力。要在市委领导下,寻求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的最佳途径。监督工作要更加注重实效,服务代表和联系群众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要进一步完善人大工作制度,使人大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把依法办事贯穿到人大的各项工作中去,为构建和谐恩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充分发挥人大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