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2010-06-18 01:07

  ××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镇党委

  (2007年4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

  ××镇现辖9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农业人口19398人,非农业人口2153人。总耕地面积39314亩,其中水浇地15954亩,旱地23360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0元。全镇共有15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9个、社区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4个、私营企业党支部1个),46个党小组,全镇党员总数为456名,女党员41名,占党员总数的9﹪;现有农民党员358人(其中私营企业党员8名),占党员总数的79.7﹪;在岗职工党员94名(其中镇机关34名),占36.1﹪;其中大学本科15人,大学专科49人,中专43人,高中90人,初中以下259人。

  全镇现有干部职工101人,其中公职人员88人,女干部28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2人,占干部人数的51.4﹪;干部平均年龄31.4岁。

  全镇共有村干部49名,其中女干部7人,党员37名,平均年龄42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名,高中程度21名,初中及以下21名。

  一、今年的党建工作打算:

  1、抓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一是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针对农村党员的特点,继续采取多种方式,区别情况,分类施教,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二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对新时期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三是抓培养发展。制定发展农民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及扶持致富能人的详细规划,力争在二年内把40%以上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

  2、抓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党员干部的管理。一是建立责任机制,实行量化考核管理,强化责任,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身上,贯彻落实好保持先进性教育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二是创新管理方法,积极探索社区党建的新思路、新方法,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非公企业的党员管理和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三是从制度建设入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基层组织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3、抓载体。一方面积极探讨党员受教育、参加培训、投身创业的形式,丰富载体,提供平台,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试点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党员干部的“联、帮、带”,深入开展“两联、两建、两促”活动,深化“三级联创”工作,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主要做法

  (一)狠抓镇村两级班子建设

  一是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基层组织建设,核心在农村。针对我镇部分村出现的党建工作弱化,发展党员质量不高、村干部素质较低、村干部后继乏人,工作不会抓、不敢抓、抓不好等问题,镇党委首先从转变镇村两级领导思想认识抓起,明确提出了“不抓党建的书记不是合格书记,抓不好党建的书记是不称职的书记,不关心党建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口号,形成“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关心党建、善抓党建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落实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在明确领导工作分工和包村责任的同时,要求镇上领导既要对个人所分管的工作在全局上进行安排,又要对所包村的党建、稳定、农业生产、计划生育、精神文明等工作全面负责,并在每月的政治中心组学习会上汇报情况。二是通过抓村“两委”班子建设、抓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抓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针对后进干部成立督查促进组,进行专门谈话谈心等举措,基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得到了提高。三是以配齐配强村领导班子为切入点,整章建制,调整结构。在进行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中,镇党委在对各村支部班子的建设情况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对症施药、标本兼治、整建并举”的原则,切实找准后进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症结所在,有所侧重、有针对性地对后进村班子进行了整顿调整。为了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改革的深化,确定老庄村在推行两委任职兼职交叉化的基础上,按照“两推一选”的方法进行了选举,为我镇基层组织建设积累了很好的经验。通过整顿调整,创新机制,使一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党员有了用武之地,改善了班子结构,提高了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增强了后进村班子活力。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0年县信访局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汇报材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