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优先公平创新致力打造教育强区

2010-06-17 15:22

天心区位于长沙南部,是省政府机关所在地。全区总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42万,辖9街1镇,商业繁荣发达,文化底蕴厚重,生态环境良好,核心区建设蓄势待发。近年来,天心区紧紧围绕建设全省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优先战略,积极深化改革,不断加大投入,致力推进均衡,进一步增强了教育的竞争力,提升了教育的影响力,在2006年全省首批县级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一、坚持战略优先,尊师重教氛围日益浓厚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工作部署中优先考虑,在财政预算中优先安排,在遇到问题时优先协调解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区的决定》,建立了《区级领导及区直部门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了“五五”普法教育计划。严格落实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纳入了目标考核体系,将“三级控流保学”责任制纳入了街镇的目标考核,并成立了专门的督导评估领导小组,对教育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的问责考核。区委、政府一班人始终坚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切实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服务意识,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书记、区长坚持亲自参与研究,多渠道、多形式听取社会各界对教育发展的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效能。在每学期开学、“六一”儿童节、教师节期间,区四大家主要领导坚持到学校走访慰问,了解情况,真心实意为教育办实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尊师重教,使全区的教育优势与潜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坚持均衡公平,教育发展条件不断完善

一是加大了经费投入。按照“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的要求,优先安排教育经费,建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2006年,区财政对教育拨款达到11657万元,较上年增长36.82%,中小学在校生生均教育事业费达到4779元,较上年增长25%,中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达到456元,较上年增加18%。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在全省率先实行学杂费全免,并且对进城务工子女实行同等政策。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将教师工资、各类保险、住房公积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保证了教师待遇与公务员同步。

二是维护了教育公平。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力求使每一个孩子都受到优质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区财政投入学校建设和维修资金4000多万元,先后对一批农村和薄弱学校进行了改造。针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弟入学增多、学籍管理难度增大的实际,从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收费行为、做好扶贫帮困等方面入手,建立了“控流保学”工作机制。强化示范性学校对口扶持薄弱学校制度,将招聘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优先分配到薄弱学校,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开展城乡教师“同课异构”、城区教师送课下乡活动,扩大示范学校的辐射和影响,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是优化了发展环境。严格实行教育检查准入制度,要求区直机关各部门对学校进行监督检查时,事先须征得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严禁任何单位和部门以任何形式向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协调组织各部门对破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侵害学校和学生合法权益、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人、行为、场所进行了经常性的整治、打击和清理。结合文明创建工作,指导各中小学校对校园进行净化、绿化、亮化,组织开展了“读书工程”、校园科技节等系列特色活动,为学生营造了文明、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三、坚持探索创新,教育工作水平大幅提升

一是创新观念更加深入。坚持用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头脑、促进发展,积极鼓励争一流、创品牌,广泛开展了争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活动,创办了仰天湖、青园、一师附小等一批整体水平高、影响力大的知名学校和黄兴、天心一中、沙湖桥小学等优势突出、吸引力强的特色学校,造就了一批办学思想超前、善管理的“专家型”校长,培养了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学者型”教师。营造了民办与公办一视同仁、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推进了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小新星英语学校和競才修业学校被评为“市十佳民办学校”。

坚持优先公平创新致力打造教育强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处争创市星级职代会工作汇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