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持续改进,注重创新
运用ISO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特点,对党建工作不断改进不足,不断创新前进,使党建工作在持续创新中不断提升质量。严把党员入口关,推行发展党员“两推一公示”制度和差额票决制度,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突破传统党建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企带村、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体系。按照地域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引导村企缔结“友好帮带”党组织,积极开展帮带互助活动。全区共缔结“友好帮带”型党组织27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企业为村提供帮扶资金370万元,帮助硬化路面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68盏。引导区直部门与后进村之间建立“友情帮扶”型党组织,促进城市党建资源向农村延伸。全区已建立“友情帮扶”型党组织25对,帮助结对村解决问题163个,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549名。深化“产业建支部”模式,依托产业链条建立党支部,把从事相同行业的党员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在发展生产、壮大产业、共同致富的实践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农村干部届中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推行落实农村基层述职述廉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依靠制度机制规范基层党组织的从政行为。
五、强化督查,推进落实
落实是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学习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必执行、执行必记录、记录必考核、考核必有效的管理模式,狠抓过程管理,通过教程管理提升工作质量。根据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对基层党组织中心工作和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建设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制定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分细则,健全完善了党建工作质量考核体系,使虚功有了硬标准。建立月督查、季考核、半年观摩点评、全年总考核制度,加大考核督查考核力度,强化过程管理,及时改正工作运行中的不规范行为,使党建工作形成了持久落实力。建立月督查制度,由基层党(工)委每月一次督查各党支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收纠正。区委每季度组织一次对各党基层党(工)委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考核,对镇(街道)党(工)委所属村支部根据每季度抽查30%。区委每半年对基层党(工)委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考核,区委领导参加。年终各镇(街道)组织村党支部进行述职述廉,由党员、村民代表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打分测评,同时通过采取查资料、听汇报、入户走访调查、现场验收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奖惩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