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汇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2)
2010-06-17 21:12
5、强化培训。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会代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骨干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走出去参观学习与请进来传授经验相结合,专家讲座与现身说法相结合,分期分批对镇、村和涉农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有关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各类经营大户等骨干力量组织了一系列培训,培养了一批熟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策和实践的带头人、明白人,有力地推进了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去年以来开展的省级农民致福工程,培训了一批会运用网络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今年,我们会同南农大开展了“金坛农业发展专家论坛”,其中现代园艺、优质稻米、生态畜禽、特色水产四个专题论坛,共邀请了240多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种养大户参加培训,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同时,通过“金坛农民网”、“金坛农林信息网”、“金坛科协网”,专栏介绍专协和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先进典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广大会员农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起到了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从总体上看,发展还很不充分,突出表现在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从自身发展来看,层次比较低,普遍存在组织规模较小、服务领域狭窄、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大多以信息技术服务等初级合作内容为主,而诸如加工、销售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内容开展的比较少;从内部管理来看,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会员之间利益关系松散,有好则合、不好则散,有利则合、遇险则散的现象普遍存在;人员素质上以农民居多,文化底子薄,驾驭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为此,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我市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今后我市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路和打算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思路是,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多形式发展、规范化发展和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大引导、服务和扶持力度,使全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数量、规模、功能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力争通过3-5年时间的努力,使全市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建立行业合作社,基本形成上下贯通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体系。2005年,各镇至少要新成立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着重是在“三个一批”上下功夫:
(一)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突出专业合作社建设,在数量上加快培育一批。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种形式。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之间的差异性较明显,农民组织起来的愿望也有强有弱,这就决定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程度等方面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紧紧依托和围绕我市的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突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龙头企业、能人大户、集体经济组织和部门的力量,形成多模式、网络化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是合作社、行业协会,也可以是股份合作组织和其他合作经济组织。在组建方式上,可以由专业大户、购销大户、农民经纪人等牵头兴办,也可以由龙头企业、供销社等支持兴办。在合作内容上,可以是劳动的合作、技术的合作,也可以是资本的合作。在合作方式上,可以是生产的合作、销售的合作,也可以是产销的合作。在利益联结上,可以是松散的联结,也可以是紧密的联结。在服务内容上,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多项的,可以办服务实体,也可以不办服务实体,只要能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能帮助农民办实事,都积极鼓励支持发展。在鼓励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的同时,针对我市实际,把发展以水产、茶叶、花木、优质粮油、食用菌等主导优势产业、产品为依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点,逐步改变目前专业合作组织结构不合理状况,有效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并且积极探索建立“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加工企业+专业行业协会”的“四位一体”专业化农业经营新体制。也就是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以发展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把专业化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与推进专业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专业化农技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
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汇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