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利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水利局在近年各项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和衡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须要引起重视和加以解决。通过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等形式,水利局领导班子将收集来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理论和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存在以干代学现象。对待政治理论和业务的学习虽然态度端正,也有学习计划,但由于业务工作量大,往往容易产生以干代学的思想,总以工作忙、任务重为由,没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二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平时的学习中,看“快餐式”的报刊书籍较多,看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较少,学习深度和广度不够。三是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没有进行学习后检查和“回头看”,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
(二)思想还不够解放,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新时代水利正在由以往的农田水利向城市水利不断转变,以往的治水思路与现代水利建设要求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然而在工作中往往又存在固守经验的做法,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做事按部就班,不敢迈开步子,造成有的工作打不开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三防工作形势严峻,忧患意识有待进一步升华
近年来,受地球气候环境急剧变化的影响,我区频繁出现极端恶劣的天气现象,这对于我区三防工作来说提出了新的考验。今年汛期期间,我区先后经历了“08.6”特大汛情、“鹦鹉”、“黑格比”等特大洪水台风,其破坏程度远远超出了气象预计的范围。在极端天气的影响下,我区水利工程虽然已按标准设计施工,符合国家的防洪要求,但极端恶劣的天气变化所形成的自然灾害往往难以预测,水利工程设计的防御标准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城乡防灾减灾水利工程的收尾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区城乡防灾减灾水利工程建设一直是我区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点环节,是构筑我区城乡防洪排涝体系的关键所在。08年虽基本完成省、市下达的工程建设任务,但由于工程建设的堤线长,施工环境复杂,牵涉的拆迁范围广,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仍遗留一些问题,须要做好工程建设的收尾工作。
(五)河涌综合整治工作难度大,跨度时间长,必须持之以恒
目前,河涌综合整治工作已全面铺开。但由于我区地处珠江出海口,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全区有外江主干河流19条,总长度272.5公里,内河涌387条,总长度733公里。整治工作范围广、任务重。加之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偷排、暗排、乱排,造成水体不断恶化,部分市民群众对保护水环境的意识淡薄,存在边治理边污染的局面,这对整治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如果不及时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将会直接影响水环境根本好转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当前几大重点工程建设都存在时间紧、标准高的问题,并且要赶在2010年发挥作用,实现河涌能游泳的目标。如何实现速度和质量的统一,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责任和压力。
(六)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水政执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水事违法行为的嚣张气焰,但由于以下因素,我区水事违法行为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一是水事违法手段日益诡秘多变,方法日趋多样,案件查处越来越难;二是因受经济利益驱使,促使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屡打屡犯,难以得到根治;三是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因部分群众对水事违法活动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加上一些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在水政执法过程中,群众跟着水事违法当事人起哄的事件时有发生;四是水政监察队伍人员不足,执法能力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