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设年度工作报告范文(2)

2010-06-17 22:56

  三、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认真落实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级财政投入8.9亿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严格兑现调整后的村(社区)干部务工报酬及办公经费补助标准。发挥绵江、绵安产业带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增新农村建设类别村60个。以产业化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培育专业种养业大户和营销大户,全年新增农产品加工经营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1户、市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0户,“国豪牌”水稻种子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鼓励和支持县市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16.7亿元,增长19.8%。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劳务输出达到122.6万人次,劳务总收入突破60亿元。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恢复改善灌面8.4万亩,建成通乡油路和水泥路316.4公里、通村公路1744.5公里、乡镇客运站点40个,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7%。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达到29%以上,财政总收入全部过亿元。

  四、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基本完成银丰公司和驻蓉办的改制工作,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拉法基并购双马。积极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绵阳投控集团市场化运作能力不断增强。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江油、三台“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开放合作不断扩大。绵阳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封关验收。成功举办了科技城产业推进会、城市推介会等重大活动,签约项目115个,签约资金192.3亿元。参加了赴东部四省市招商、第四届泛珠三角经贸洽谈会、西博会和四川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推进会等活动。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长虹欧洲电器投入批量生产。与北京西城区、云南保山市、广东惠州市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切实增强海关、检验检疫、外汇和口岸管理等部门的服务职能,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中小企业自营出口规模,实现中小企业出口4.8亿美元,增长41%。全市实现外贸出口7亿美元,增长14%。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5.2亿元,增长29.7%。其中,更新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别占到投资总额的33.6%和39.7%。在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的同时,塘汛大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成绵高速公路改造、九环线响岩段改线、武都水库、涪江中上游水能开发、燕儿河水库、绵阳师范学院新校区等工程加紧实施;绵遂高速公路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成绵乐城际铁路、成绵第二条高速公路、武引二期灌区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编制完成了《绵阳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面启动了绵阳会客厅建设。实施了城市道路、电力、通信、地下管网等一批市政惠民工程,清理续建了樊华大桥等一批“烂尾工程”。

  五、和谐绵阳建设扎实推进

  惠民行动成效显著。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1.1亿元,全面完成了“十大惠民行动”各项目标任务。建立了全省首家惠民帮扶中心,健全了各级惠民帮扶网络。三年扶贫攻坚任务超额完成,4.9万户、15万余人脱贫解困。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3.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5%。全市低收入困难群众分别纳入城乡最低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城镇养老保险覆盖44.7万人。新建、改扩建敬老院36所,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集中供养率达到24%。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4.3万名学生、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3849名学生学杂费,为8.9万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6.8万名贫困寄宿生和5.4万名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补助生活费,解决了1.9万名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启动7个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4个。42.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6万余名城乡困难群众得到医疗救助,11万余名困难群众参加新农合得到政府资助。完成821个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红层找水打井1.8万口,解决了12.2万人饮水安全和5.9万人饮水困难。解决农村特困无房户住房2030户。核减城市“双困户”住房租金1509户、租金补贴1254户。新建沼气池3.5万口。城乡环境治理、金土地、林业“三大工程”等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市政建设年度工作报告范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市政府关于家电下乡活动工作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