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抓办案促治本。我局认真落实办案工作责任制,整合办信资源,加大直查快办力度,提高办信效率。2009年办理信访投诉件35件,其中行政投诉件8件,群众举报件27件,按时办结回告33件,正在办理2件,办结率94.3%。同时,我局针对以往查出的问题,吸取教训,专题剖析,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完善财务监管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措施,教育了干部职工。我局落实办案责任制工作受到市纪委和监察局的肯定。
(三)构建保障体系。我局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及时调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领导体制,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局主要领导在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全局反腐倡廉工作会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阶段会、执法队伍建设等大型会议上,强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性,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局领导带队、分7个片组检查基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强化了工作的落实;局党组在研究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过程中听取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在干部考核、人员招聘、专项资金检查、重大项目实施、政府采购、行政效能建设的过程中,接受局纪检监察部门跟踪监督;在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制定反腐倡廉制度、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中,局领导班子全力支持,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落实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规范性
2009年,我局夯实基础,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一整套管理制度、一支骨干队伍、一笔工作经费和一批义务监督员的“五个一”运作模式,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从零散式、随意性向规范、长效的转变。
(一)规范制度打基础。我局从规范内部管理运行各环节、各方面入手,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了依制度办事、靠规章管人、按程序履职的工作格局。一是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修订《武汉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和议事规则》,做到凡涉及全局工作的重大问题必须经党组会、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促进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二是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了《武汉市城管局财务管理规定》,加强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管,认真开展财务审计、离任审计以及专项审计。严格公务接待审批公示制度,按季度将接待用餐明细公示在局内网平台,并上报市纪委。三是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落实公车管理制度,按照省、市纪委关于治理领导干部私驾公车的通知精神,就领导干部不准私驾公车作了明确规定,对确因工作需要驾驶公车的,严格报批程序、备案手续及管理制度,加强了公车的使用管理。四是制发了因公出国(境)管理的有关规定。把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着务实、精简、节约的原则,精选考察主题,确定出访团组。出访任务主要是城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技术设备购置及专业培训,减少了一般性出国(境)考察、访问活动。
(二)规范行为强队伍。城管执法队伍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我局坚持依法行政、严格管理、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以城管执法队伍的规范化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完善执法流程,规范执法行为。制发《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常见案件工作程序》,规定了温馨提示、宣传告知、首违不处罚、守法承诺制等工作内容。推行“一亮证、二敬礼、三宣传、四整改、五处罚”的执法模式,在日常管理中融入亲民、爱民、为民、助民的理念,城管执法在市民群众中的形象得到改善。制定《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协管员管理办法》,规范协管员招聘、使用、管理,有效预防了违规行为的产生。二是细化管理标准,促进执法公正。制定《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执法依据、步骤及自由裁量权使用标准》,对涉及城管执法方面的127种违法行为,确定每一阶次的自由裁量权幅度,实行定额处罚,减少了执法人员主观随意性,促进了处罚行为的科学合理。开展全市城管执法优秀案件和办案能手评选工作,营造“能办案,办好案”的争先创优氛围,促进了办案效率和执法水平的提高。2009年查处违法行为240139起,查处率达到99.8%;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4147起,案件合格率超过97%。我局配合市监察局建立城管执法网上办案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全市城管执法案件网上办理、执法数据网上传输、远程审批处理和电子监察全覆盖。建立健全办案系统的监督考核制度,制定《武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业务系统量化考核办法》和《行政处罚电子监察系统预警纠错实施细则》,对各执法单位的办案效能进行实时监控和量化考核,为提升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强规范管理,提高队伍执行力。我局坚持把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作为队伍开展专题培训、日常教育的主要内容,全年开展了以作风纪律整顿为重点的“文明执法建设年”活动,通过会操练兵、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纪律作风教育整顿”以及城管执法中队“结队共创”活动,从政治思想、执法能力、执法勤务、作风纪律、执法保障等五个方面,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提升了队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