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县通村公路建设计划是536.3公里,按照县政府要求,这536.3公里五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要三年完成,如此庞大的通村公路建设工程,我们还是第一次偿试,通过半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目前,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存在以下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是资金问题。“十一五“期间,根据省市计划,结合我县实际,通村公路水泥路面建设标准宽度为3.5米,每公里需要建设资金3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每公里10万元;省投资金每公里7万元;县投资金每公里6万元;各乡镇村自行解决资金每公里11万元。按536.3公里计算:“十一五”期间我县财政需补贴3217.8万元,农民出物出劳折算为5899.3万元。这对财政拮据的县级财政,对还不富裕的农民来说都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非常重的压力。财政拮据,需要我们全县上下付出艰辛和努力,由此,不难看出中,“十一五”期间,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瓶颈。其二是技术问题,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就必须有一支具备路桥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队伍,就目前我们刚刚成立的工程办的技术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农村公路建设中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的需要,技术力量关系到工程质量,就工程造价来看,我们没有能力招聘工程监理,主要依靠自己的队伍和每村派两名质量检验员来解决。而这些人大多缺乏专业知识,所以,我们将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来保证工程质量。因此说,技术力量薄弱也是我县通村公路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三,工程价格与工程质量的问题。我们现在每公里瞀价格为34万元,而这34万元的实钱只有23万元。这23万元只能够打板钱。那么可以说施工已无利可图。可工程队都想挣钱,想挣钱就得危及工程质量,这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解决的问题。其四,“一事一议”问题。每公里11万元的乡村自筹资金,由乡村和农民出资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决定通过村民委员会“一事一议”采取村民出物、出劳的方式。目前,从工程启动工作看,虽然一部分乡村“一事一议”工作已经得到了落实,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乡村尚未召开村民大会,任务尚未落实,有的村还在观望,思想工作还没做通。上述这些问题有的明显显现,有的隐藏不露。但无论如何,我们将通过加倍的努力工作,认真对待、认真解决。从而保证我县“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五、下步工作思路及设想
今年我县公路建设任务之重,在我县公路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为保证今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结,努力保证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稳步推进。
(一)抢前抓早,扎实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按照省市计划,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162.7公里通村工程今年9月底必须全部完工。现在已经进入5月中旬,针对我县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艰巨的实际,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强化时间观念,迅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前抓早,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全面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工程早日开工,确保既定目标如期如实完成。
(二)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
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农村公路建设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由于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加之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作为交通主管部门,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调各乡镇把工程质量工作做为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一要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要全面落实设计、施工、监督责任制。做到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同时要建立农村公路质量责任档案,将每条道路的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责任人的名字挂牌明示,并存入档案,实施工程质量终生追究制。二要健全质量监管体系。要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监督人员,必须身临一线,现场检查、跟踪督查,严格把握质量标准,力争将每一条通村公路建设成“长寿工程”、“精品工程”,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放心工程”。三是要强化通村办作用,特别是强化通村办工程技术人员及协调督察员的培训,使其尽快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