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试点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普遍感到,试点工作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一次大学习,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党员群众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更是加快XX庙跨越式发展的一次大实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树立了科学发展的新理念。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亲身实践,大家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比较深入地把握。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谋划工作、制定措施、推动发展的准绳。“发展靠科学、科学促发展”、“环境是最大的资源、生态是永久的财富”等科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发展靠工业、生存靠技能、致富靠转移”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大家一致认为,XX庙最大的实际是欠发达,最突出的差距是经济总量小,最明显的优势是区位和资源,最强大的动力是干部群众创业热情高涨,最紧迫的任务是推动科学发展。一些群众深有感触地说:“试点活动教育了干部,过去我们怕干部、骂干部,现在我们想干部、请干部”。从这些最普通的群众身上,看到了大家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的观念根植在了思想深处。
(二)增强了科学发展的新本领。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亲身实践,广大党员干部看问题、干事情的角度和方法都发生了改变,引领和发动群众的能力明显增强。农牧民党员带头转移致富、带动农牧民转移致富的本领不断提高。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XX庙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这个中心)、建设三大工程(XX庙新镇区建设、三新铁路建设、黄河引水工程)、打造六个示范基地(500万亩生态自然恢复区示范基地、2000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6000名农牧民转移培训就业示范基地、2000万吨煤炭生产示范基地、60万千瓦煤电示范基地,200万吨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的工作思路,计划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全镇经济更繁荣,社会更和谐,生态更优美,机制更健全,人民更幸福;阿勒台嘎查利用嘎查丰富的砂石资源,积极招商引资创办了石料场,确保村集体“有钱办事”;水泉子村将集体机动草场置换给企业,在带头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集体积累资金达到75万元;乌提嘎查巧念转移致富经,转移劳动力325人,2008年劳务收入达到606万元。
(三)解决了制约科学发展的新问题。通过试点活动,围绕“生态恢复怎么办、农村牧区转移人口怎么办、服务XX庙能源化工基地怎么办”事关XX庙当前和长远发展的三大问题,有效解决了一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广大群众自始至终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针对生态自然环境恶化、农村牧区基础条件滞后的现状,制定实施了《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人口整体搬迁转移实施办法》,在保证列入生态自然恢复区农牧户的草原承包经营权不变和农牧民自愿的前提下,对整体退出草牧场的农牧民按照退牧还草禁牧项目补助标准给予补贴,每年每亩补贴4.95元,连续补贴5年;每户补贴人均不足4000元的,政府补足4000元。
启动了农牧民转移安置住房建设,政府无偿为每户转移农牧民提供一套70㎡转移安置住房,并将转移农牧民纳入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体系;二是针对农牧民职业技能低、就业困难的问题,坚持“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积极与旗职业中学、山东煤炭技术学校、旗就业局等培训机构和单位联系,重点加强了生态自然恢复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共培训农牧民1748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659人,引导性培训1089人。采取常年务工和季节性务工相结合的方式,抓住XX庙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机遇,引导和鼓励农牧民发展绿化、清洁、建筑、运输等个体服务业,广泛参与XX庙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就业容纳能力。对进城创办经济实体的转移农牧民,享受与城镇下岗职工同样的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积极引导镇内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本地劳动力,并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目前实现农牧民就业1803人,人均非农增收4410元;三是按照“服务于XX庙能源化工基地、受益于XX庙能源化工基地”的理念,在行政服务、土地流转、矛盾调处等方面给予企业最大限度的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