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全省各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决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意见》精神,创强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于多种原因,白城市在体育强市创建工作上进展不快。为了实现白城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自找差距,分析原因,着力查找制约体育强市创建的突出问题,理清工作思路,落实创强工作新举措,确保到2010年把白城市建设成为吉林省体育强市,为夯实体育强省基础,为促进白城体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创强工作规划
2008年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体育强市建设的意见》,今年又把体育强市创建工作列入了政府工作目标,明确要求全市一致、全力推进,确保2009年体育强县(市、区)不空白,2010年全达标,全面完成体育强市创建任务。我市苇塘、高邮、宝应、邗江和仪征5个县(市、区)要完成体育强县(市、区)的创建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标准严。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还要做好自选动作,经广泛深入调研,我们确定了“5个县(市、区)创强工作,不存在轻重缓急,要齐头并进,一起推进”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了创强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分三步走:第一步,2008年力争有40个乡镇达到强乡镇标准(去年,我市有44个乡镇达标);第二步,2009年全市80%乡镇达到强乡镇标准、2个县(市、区)达到体育强县(市、区)的标准;第三步,2010年,5个县(市、区)全部达标,白城创建成体育强市。
二、落实措施,“拓宽瓶颈”,瞄准目标,迎头赶上
经过分析调研,我们查找出制约我市创强工作的瓶颈:一是领导的认识;二是新“四个一”工程建设;三是“三星级体校”创建;四是运动员的输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着力补短、补缺、补弱。
(一)明确目标,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2009年全省创强工作会议明确了全省创强工作的重点是“创建范围内区域全覆盖,重点是北部地区。而北部地区的重点就在白城”。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白城的创强力度不容小觑,我市要瞄准目标,迎头赶上,认识和思路上一定要有新突破。认识上,要增强创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思路上,要不拘一格、多元化、多条腿走路。我市确实存在县(市、区)创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认为现有的条件与强县(市、区)的标准比,距离较大, 到2010年底前,完成创强任务有难度。加之向分管领导宣传汇报不到位,争取政府支持不到位,协调社会方方面面支持不到位,把握创强指标不到位,创强氛围没有形成。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多次向市领导汇报,市政府召开督办会,要求各县(市、区)认清形势,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和创强时间表,以创强为抓手,促进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落实责任,分工包干,任务到人,定期督查指导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创强工作,我们认真学习了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各职能处室和局领导根据创强指标进行责任分解、实行分县(市、区)包干。局办公室负责组织机构、保障条件、综合要求三项指标达标;群体处负责全民健身指标达标;竞体处负责业余训练、体育竞赛两项指标达标。以市政府为主导,局领导统筹负责创强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局长分县(市、区)包干,确保项项指标有人问,个个县(市)有人管。加大督查力度是保证创强措施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保证,按照省局的要求以及创强成功单位的做法,6月初将由分管市长或秘书长带队到5个县(市、区)进行督查,现场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为县(市、区)创强工作,“拓宽瓶颈”,扫除障碍。
(三)学习先进,发挥示范作用,增强创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