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封闭是相对的,绝不可能把它僵化凝固,这是因为任何工作都不是孤立的,有些后果也是无法预测的。
总之,一劳永逸的封闭是没有的。有效的管理要求动态地不断地进行封闭。
三、运用好动力原理
管理必须有强大的动力,而且要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运动持续有效的进行下去,动力不仅是管理的能源,而且也是一种制约因素,没有它管理就不能有序的运动。动力的意义不仅在于使管理运动,而且在于使它非如此运动不可。
动力原理基本有三类: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通过运用动力原理,激发人的正确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
物质动力:不仅是对个人的物质鼓励、酬金等,而且也是指社会经济效益,必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精神动力:它包括信仰(革命理想、爱国主义等);精神鼓励(奖状、称号等)也包括日常的政治思想工作,要使全员都按管理者的要求去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高尔基说:“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因此这就要求管理者寓教于管理之中。
信息动力:对一个单位,一个人来说都渴望进步。当从外部得到的信息多了,知道自己落后了,从而发奋图强,奋起直追,改进工作,这就是信息产生的强大动力。实现动力的激励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1、目标激励:
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目标的效价越大,社会意义就越大,激励作用就越强。经过努力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人们就越感到有奔头,就能使人们树立起奔向目标的决心。为实现所设立的目标,在具体实践上可设立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设置总目标,使人感到工作有方向,但达到总目标是个复杂的过程,有时又使人感到遥远或不容易实现,影响人的积极性,因此,在实践上要采取“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把总目标分成几个阶段性目标,通过实现几个阶段性目标来实现总目标,这样,使人实现了第一个小目标后,又积极奔向下一个小目标,直至实现总目标。
2、奖罚激励
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的肯定与鼓励,使人保持这种行为。奖励得当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惩罚是对人某种行为的否定与批评,使人消除这种行为,惩罚得当使人能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并能警示他人注意。
奖励形式多种,有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树标兵,授予称号等。为使奖励取得预想的效果,应注意以下五点:
(1)物质激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
(2)要创造良好的奖励的心理气氛;
(3)奖励要及时,这不仅起到奖励的作用,而且还能使员工增加对奖励的重视。不及时的奖励会削弱奖励作用,甚至使员工对奖励产生淡化。
(4)奖励的程度要与员工的贡献相当。
(5)奖励的方式要多样化。
3、竞赛与评比的激励
在正确思想指导下,有组织的进行竞赛与评比,对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重大意义。列宁曾经指出:“社会主义不仅不窒息竞赛,反而破天荒第一次造成真正广泛地、真正大规模地运用竞赛的可能,把真正大多数劳动者吸引到这样一个工作舞台上来,在这个舞台上,他们能够大显神手,施展自己的本领,发挥自己的才能” (1)。 (1)参考文献 列宁选集第三卷第392页 人民出版社 73年10月版
在组织竞赛、评比中领导者应把竞赛引到正确的方向。严格掌握标准和条件,随意性的工作评比,会使人不重视,甚至起反作用,正确的竞赛评比对动机有激发作用,使动机处于活跃状态;能明确集体与个人的目标,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能增强人的智力效应,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在评比中列出的条件要具有可比性,力求做到公平合理,这样才能使评比具有心理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