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推进扶贫建设工作思考(2)

2010-06-18 01:03

  二、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找准建设扶贫切入点

  实施建设扶贫,是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发展新农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要实施建设扶贫,首要任务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找准脱贫致富切入点。一是要制作好扶贫规划,明确建设扶贫工作思路。要有“一盘棋”的思路,把建设扶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来抓,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准确事实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建设扶贫的短、中期规划,明确扶贫对象,确定脱贫目标,采取相应方法,特别要注重实施“分块扶贫”和“分层扶贫”。要集中有限的扶贫资金,重点扶持几村,以保证扶持一村脱贫一村。然后以点带面,巩固脱贫率,防止返贫。同时,要有缓有急、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地进行扶贫,以改变那种“撒胡椒面”的扶贫方法。此外,要量力而行规划,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做一件事成一件事,使贫困农民长久受益一件事,切忌搞半拉子工程和低效益工程。二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以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贫困村组最紧迫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重点,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组织实施好“五通”(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三建”(建学校、建卫生室、建党员活动室)、“两改”(改厕所,改圈建沼气)切实解决贫困村民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切实改善村民生存环境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三是要加快产业扶贫步伐,帮助群众增产增收。建设扶贫工作要紧紧围绕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这个重点来抓,要因地制宜,搞好反季延季蔬菜、水果以及中药材的种植,搞好家畜、家禽养殖和各类加工企业的培育。同时,要特别注意搞好贫困村民种养加工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种养加能人,使这些产业项目成为贫困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贫困村的脱贫致富注入活力。四是要加强劳力转移培训,增强脱贫致富能力。搞好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是贫困村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要通过有序组织农民工有序培训转移,使其学到一技之长,掌握1-2项实用致富本领,成为打工能人,再通过回乡创业成为致富能人,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从“外扶”到“内脱”的转变,走自我发展脱贫致富道路。

  三、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提升建设扶贫综合效益

  要提升建设扶贫效益,务必要抓好扶贫资金的投入与管理。一是要多方筹集资金。资金足额及时到位,是扶贫项目实施的保障,资金能否足额及时到位、到项目,是能否按时完成各项建设扶贫项目的关键。在财政扶贫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在资金筹措上,应采取争取国家扶、协调银行借、相关部门赊、单位包扶捐、发动群众筹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要用好用活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非公有制经济等多层次多渠道投入扶贫开发。为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二是要捆绑整合资金。要特别注重对各类扶贫资金进行捆绑与整合,统一调剂,集中使用,改变以往在扶贫方法上各单位、各部门各自为战的“麻雀战”做法,防止分散使用和平均摊派。同时,使用的资金要有重点投向,做好重点扶贫,不能使扶贫资金成为哪痛抹哪的“万金油”,确保资金使用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三是要规范使用资金。要做好资金项目、技术三方面的结合,对那些较好的项目,要优先扶持,尤其是对那些实用性技术、生产性技能强的项目要重点扶持,使资金尽快转化为效益,达到项目脱贫的目的。同时,扶贫部门要主动联合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加强督查,严把项目申报审核关,资金到位兑现关,坚决杜绝挤占项目资金、擅自更改项目和在拨付上拖拉、“跑滴冒漏”及变更资金的做法。


关于有效推进扶贫建设工作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核算人员提高能力水平工作心得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