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网公司《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的体会

2010-06-18 17:46

强化思想教育 预防职务犯罪
学习国网公司《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的体会
    国家电网公司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一系列重大部署,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维护公司的良好社会形象,预防职务犯罪,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作出了《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这一决定的出台,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公司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重大举措,是国网公司对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廉洁自律工作的具体要求,也体现了上级对部下政治上的关怀。经过学习,自己体会到,当今社会,诱惑的东西确实很多,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才能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预防职务犯罪,必须抓好教育。

一、强化思想教育,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保证

    随着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党员干部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和各种利益诱惑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实践证明,思想道德防线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都是从这道防线失守开始的。纵观腐败分子的道路,他们都有其共同特点,

1、私欲观念的存在,诱发了他们的贪婪心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私有心理和私有观念的存在本是正常的社会现象,然而,过去的一段时期里,我国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经济建设上面,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放松,加上一些传媒过分地渲染西方国家高消费的物质享乐,对社会风气起着不良的导向作用,使不劳而获、享乐至上等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有了广泛的市场。一些公职人员把正常的私有心理和私有观念内化为贪婪的自私自利心理。在这种不良心理支配下,外化为贪污贿赂等犯罪行为。

2、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使一些公职人员产生对商品金钱顶礼膜拜的心理,外化为权钱交易行为。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开放性和资源配置市场化,以及商品交易和流通的平等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消极的负效应,如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追求价值,信奉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特别是一些以工资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公职人员,现阶段的经济收与消费支出形成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不平衡心态,在思想上萌发权钱交易的念头,一旦有适当的环境和条件,就会把权力作为私有化了的商品进行交易,换取金钱。

3、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制度的漏洞,增强了一些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职务犯罪受社会控制能力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控制能力强,就能较有效地控制职务犯罪。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一些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监督制约机制不落实,增强了那些意志比较薄弱的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从而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犯罪。

实践证明,丧失了 “防变”的心理,就失去了“拒腐”的自觉性;道德不保,势必导致行为失范;思想改造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产生腐败“病变”只是迟早的事情。一些党员干部,甚至相当一级的领导干部,因放松思想改造,丧失廉洁自律,在人生道路上中途落马,身败名裂,家败人亡,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所以,我们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首位,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通过教育,使党员干部在内心深处形成扬善弃恶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心理上形成自我反省、自我评判和自我约束的自发机制,自觉做到慎思、慎言、慎行、慎独,防微杜渐,进而牢固树立起思想道德防线,这是当前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我们要从提高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进一步突出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的重要作用。用正确导向和先进典型引路,对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实行巨大的感召和影响;用危害后果和反面案例告诫,对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实行震撼和警示;用预防和制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实行预警和戒勉。

学习国网公司《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的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最新学生团委工作心得体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