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内容上,增加交叉学科如老年病学、营 养学、遗传学的内容,以及有关心理学、精神病学、 伦理学、循证医学、急诊医学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临 床工作中,对上述学科知识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 建议,可以单独出题或在综合应用试题中有所体现, 比例以10% 为宜。
临床技能考核的重点是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 即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判断与处理临床病人的 能力。合格的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这是十 分重要的考试内容。首先,应改变现行考试中病史采 集以笔试代替口试、体格检查与技能操作往往以口试 代替操作的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临床客观结构化 考试(OSCE) 模式。目前,我国医学院校逐步开展以 OSCE 为基础的临床多站考试。多站考试考站数量和 考站任务类型的增加,减少了试题取样的偶然因素[2]。 依据相关研究,8 个SP 考站和14 个非SP 考站即可 达到测量的可靠性要求。美国医师执照考试第二阶段 的临床技能(CS) 考试中,使用了11 名?12 名SP, 用时8 小时。由于我国每年考生众多,在没有专设的 国家临床技能考试中心的情况下,建议在过渡阶段,考站可先设置为5 站?7 站,以后逐年增加。其中, 在病史采集部分试点使用1 名?2 名SP,便于实际 操作;在体格检查部分使用1 名?2 名模拟病人;在 技能操作部分使用1 名?2 名模拟人。
考站还应增设计算机病例模拟考核。CCS 是以 计算机模拟临床诊疗工作为出发点,通过考生与计算 机的交互式应答,考查考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分析 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1999 年,CCS 正式作为美 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 的一种手段,应用于考试。 目前,其第3 阶段临床能力考试中除MCQ 外,选用 了9 道模拟试题,考试用时4 小时。我国的CCS 题 库正在建设中,过渡期可考虑先使用3 道题,题目难 度不宜太高,用时1 小时。CCS 考试内容,在原有 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的基础上应增 加急诊医学、精神病学的内容,特别是急诊的病情判 断与紧急处理。
考虑到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操作层面的问题,我 们建议,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依托医学院校建立临床技能 考核中心。我国的许多医学院校已采用了OSCE 的教 学评价方式,几年来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如充分利用 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师资队伍、场地、 教学设备,特别是标准化病人库,技能考试模式改革 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与国际发展同步的水平。
我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起步较晚。当今社会对 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的标准不再是会考试。为此,医学教育应当在医学生 培养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制定出新的标准和准则。 同样,作为成为执业医师一道门槛的医师资格考试, 必然需要对执业医师的标准及考试设计进行深入的 研究与探索,以期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促进我国卫生 事业和医学教育的发展。
立足中国国情,借鉴与学习国外执业医师考试 的经验与技术,结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全面、 客观、准确地评价考察考生独立进行临床实践活动的 综合素质与能力,将有助于逐步提高我国医师队伍的 总体水平和卫生服务质量,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医学教 育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