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党员的先进性就在于始终维护和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
党员的先进性就在于个体的先进性与组织的先进性相一致,相统一,党员要把维护组织的先进性作为责任感、使命感来认识和提高,要有党兴我兴、党亡我亡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党员在个体上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在维护党组织先进性上的整体责任意识,要积极地同一切破坏党的整体事业和形象的事和人做坚决的斗争,按新时期增强党性的要求去发挥作用,决不能认为整体的先进性是领导层的事,上面的事,与党员个人无关紧要的错误认识,要树立党的先进性是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保证的意识,党员先进性的核心标准,是怎样实现和保证党组织的先进性为根本标准。不能保证党组织的先进性就没有党员的先进性保证和基础而言。党员只有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做为党员工作的终身目标去努力,才能是党组织的先进性永存,党的组织的先进性永存又保证了党员对党组织的敬仰和无限信念,敬仰和信念又捍卫了党组织的先进性,这样党的建设才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党员和党组织的先进性永存,这是辩证唯物论史观。任何一个组织没有个体维护组织的先进性,就没有了组织先进性存在的根本保证,任何一个个体的先进性离开了组织的先进性基础,个体的先进性也不可能持久,所以如何保持党的整体先进性是我们党的建设首要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从党的建设的理念上认真去理解和探索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从我们党查处的一些重大案件看,那些案件又是同级党组织的党员监督发现的呢?很少听见,大都是受害者在忍无可忍的程度上揭发出来的,这是为什么?我想除了制度上的缺陷外,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党员在同级组织中不愿监督,不想监督的先进性失衡所致。
随着我们党的现实任务和历史任务的要求,以及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怎样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从理念上必须有一个较大的转变,过去哪种把党员的先进性只注重于个人行为上的为群众服务做点好事的良性标准已不能从根本上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的缺陷以暴露无遗,由于那些只重个体单纯的先进性的“表面”行为,使我们的党员从理念上忽视了党员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维护党员的重要职责就是维护和保持党的各级组织先进性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保证,其结果是一些地区出现了党组织的整体腐败,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刘方仁、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等违法犯罪案件和31个交通厅厅长就有17个腐败的现象,仅省部级官员就有100名,虽然有些党员保持了党员个体的先进性,但由于有些党组织整体的腐败造成的社会危害大都多于党员个体先进性的社会影响,有些体育场党员在党外树形象,在党内搞权力腐败,有党外当公仆,在党内搞特权,使党的整体现象和执政能力感召力受到了人民不信任的危机,这种现象已不少了,有些认识把它归根于党员个别人的腐败,是“一个老鼠害了一锅汤”,但我们从党的建设根本上再认识,这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念和制度上出现了问题,导致上级不易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群众不能监督,制度不利监督的现象存在,这是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我们党夺取江山是无数个体先进性用生命来捍卫的,形成了我们党的整体先进性的形成和发展,那个时候,党组织的先进性是靠个体的先进性去发挥,影响号召扩大党组织整体的先进性,整体的先进性又极大地推动了个体先进性的持续发展,使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时候党组织的建设是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建立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感召人民的凝聚力,党组织的先进性是由党员个体的先进性体现出来的,如刘胡兰等先烈是我党夺取政权时期的先进个性,这些个体的先进代表依然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典范,但面对新任务,过去的个体先进性表现是不能完全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的,不完全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