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建应把好“五观”(2)

2010-06-15 22:00

采用这种对教师、学生的培育、管理、引导,形成了一支业务优良,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同时也为国家培育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三、            把好学习型的校园环境“观”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办学质量竞争日趋激烈,学校要寻找生存和发展空间,构建学习型校园环境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管理就是服务”,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人,人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的发展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首先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精心构置教师间的人际关系,使之能和谐有序良性发展,采用温情管理,用人格魅力、品德操守去感化人、熏陶人,扶之以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章,努力构建每一个教师都能得到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最佳动因。其次通过党团、教研、文体等正式组织渠道及教师间个人交往的非正式渠道达到信息、观点等的及时反馈,在和风细雨中妥善协调,以达到互相进步、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环境创造人、环境磨砺人。营造文明、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学习环境,采用公告牌友情告诫那些当为哪些不当为,正确运用校园小报、校园板报、校园广播、校园活动角等组织活动,去孕育学生品德、教师职业道德的健康向上发展,形成一种届届相传、人人相送的校园文明氛围的友情模式,使学生能获得美的教育和熏陶,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发展观。

四、            把好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观”

当今形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型与定位,要求教师必须向科研型、高水准发展,照本宣科的教师实质上也难以胜任当今的教学工作,可见,教师从“工具性”的工作观向创造性工作观转变,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移,由“传声筒”式的教学向科研型教育的转变,首先取决于这种角色转换的理性意识的觉醒。

开展教育科研,使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增进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使形成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和风格的必要条件,教育科研成果当是教师教育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至少是一个不完整、不权威的教师,”努力激励教师向名师看齐。

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对教师进行理论武装,学校党政领导率先学、带头学、辅导学。通过学习换脑换血,转变观念,让广大教师明确认识到,仅靠时间加汗水的干劲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于是教师有了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忧而奋”“奋则起”。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要禁绝搞形式、走过场、耍花招,认真处理好教学与教研的关系,力破“两张皮”现象,做到研以致用,用则生效,用结果去验证过程。通过教改实验交流会,大型示范课、校级教改论坛等多种途径,统一认识,夯实基础。

五、            把好持续发展的学校建设“观”

学校党组织在学校建设的抉择中,做到长效与短效相结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条件,在硬件建设中,要高瞻远瞩、合理规划,既要顾及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发展,既要做到经济适用又要做到合理布局。添置设施要充分考虑其长远功效,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要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做到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

加强学校制度建设,精心构建严密的制度管理平台。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其长效性和可操作性,其广度要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杜绝朝令夕改,做到令行禁止,通俗地说就是要让我们的学校管理有制度可依、执行制度必严、违背制度必纠。

正确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观念,快速的发展来源于科学的决策,我们的党组织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务必牢牢树立以上五种观念,并以这些观念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我们的工作才真正具有预见性、前瞻性,我们学校的发展也才能真正跟上时代、领导潮流!!

学校党建应把好“五观”(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党员先进性的基本内涵及时代要求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