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2010-06-17 19:0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各项工作。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科学发展观也有着自己的一点认识,邓小平在《为景山学校题词》中讲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师以这种远见投身教育教学工作,把握的将是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的将是能适应新时代的人才。

  胡锦涛主席在《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的讲话提到“坚持反对形式、官僚主义。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胡主席的讲话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少说漂亮话,多做平凡事”的信念。现在,形式上的要求多了,人就浮于世,我们的行为也就容易偏离正轨。做了两年的教育工作,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工作追求的一定是个“实”字,来不得半点虚假。

  教师在教育的活动过程中,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这种美好的心灵落到实处,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怀揣爱心,怀揣希望之心,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要能静下心来,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是的,教师必须耐得住寂寞,切忌急功近利,假大虚空的教育。两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其实教师的母爱精神就能最具体,最真实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她有着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把握时机,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以“滴水穿石”“双手融冰”的耐劳精神,证实了爱的神奇作用,证实了把工作做到实处的真正魅力。

  今天,学习科学发展观,给了我新的动力,使我更加明确目标。我虽是一名普通教师,但我的言行对教育的影响将不普通。坚守岗位,脚踏实地,尽职尽责,不图名利,是我对自己一贯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一切为了学生,也是我从教的追求。

 


小学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