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期,师市广大干部职工要树立一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破常规、敢为人先的发展信心。立足在发展中改革,在困境中寻找发展出路,在推进改革发展中统一认识,不断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唯有打破以往束缚思维的“瓶颈”,尽快建立一个适合师情、团情,紧扣团场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团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以职工增收、团场增效为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进一步深化团场改革,要坚持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关键是落实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认真落实团场与承包职工的“统”和“分”的关系,在充分发挥兵团集约化、规模化“五统一”生产模式的前提下,让职工的“四自”权利落到实处,做好产权制度改革、完善订单产品价格机制、承包职工合同和劳动力管理、生产费用全额自理等重要工作,建立团场职工减负长效机制,切实减轻职工负担。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师市农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农业总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今年,师市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稳棉、增粮、兴果、扩畜”的方针,为职工持续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将风沙一线、重病、单产低于400公斤籽棉的低产低效棉田全部退出,使棉花种植面积由去年的184.17万亩减少到165万亩,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做起来为什么很难?关键和团场利益分配没有直接挂钩,吴政委多次强调:可采取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不论哪种方式,能搞活就行,不论投资业主是谁,对团场有贡献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努力营造一个谁投资谁受益的良好投资环境。只有抓好这基础性工作,才能激活团场发展的内动力。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增强发展信心,攻坚克难,只要我们利用好科学发展观这把“金钥匙”,就一定能够破解团场改革发展的难题,就一定能够解决制约团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团场改革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