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就学,不懂就问”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在行拳走架时,要细心揣摩,做到松,柔,慢,稳,越慢越能体会出太极的韵味。我们练拳的时候有很多人从来不问,我说:“你问问师傅,让师傅给你改改拳。”他说:“我不知道问啥。”象这样的朋友我告诉你一个妙方:你对师傅说:“师傅,我练一个式子,给我看看毛病?”问题不就出来了吗?
学拳不能关上门自练,不问也不看,要多看别人练拳 。刚学的时候,你会认为谁练得都好,好在哪?不知道,不好,又说不出道理,这是因为你对拳理没有认识,随着你工夫的不断提高,逐步地,你就会有自己的见解,能选择性地看,阐明自己观点。这个时候,说明你的拳术有了进展,好的取之,变为己有,不好的就当是自己的毛病,不能再犯。
学习太极拳要在“练”字上下功夫,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捷径可走。但是,必须按规则练,理论联系实际地练,才会有所收获。`有些人认为“拳打万遍理自现”就是多练,这话不对,有个前提,那就是:规矩。功夫下得再多,不按规矩练,白练,时光不会倒流。
五:学拳要明白“会练会养能成功”的道理
“三分练,七分养”。拳练得再好,不会养也会前空尽弃。练拳要方法得当,方法不当,也会有损自身健康。每个人自身条件不同,但练拳必须围绕一个宗旨:“顺其自然”不要勉强做一些动作。
“满身是汗,防风似箭”这是师傅常常告诫我的一句话。明了这个理,你就会知道怎样来保护自己了。
平时的饮食起居都要以养为主:
1:生物钟要有规律。
2:犯病的不吃,饮食有节。
3:戒烟限酒。
4:心态平和。
六:老师-------重要性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话不假,可是,拜什么样的师傅,这一点很重要,他直接关系到你学拳的“质量”。有的人打了一辈子拳不懂什么叫“丹田内转”,更谈不上怎样转了。“丹田内转”是太极拳的精华,不练丹田练什么呢?这样的人只能说练了一辈子花架。同样是健身,质量当然不同,回馈你的自然不一样。如果你拜了这样的人为师,你不是从倒复辙吗?所以不能盲目的拜师,要多走,多看,多问,找一位即明拳理,武艺又高的人来做你的师傅,说穿了就是文武双全的人。让你走捷径,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掌握基本要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走弯路。
七:不能贪多,少而精
做人不能贪,学拳也是如此。
师傅常说:“容易得到的东西,不是好的东西。”一套拳学会容易,学好不易。一套拳研究透了,别的拳只是形式而已。所以练一套拳就要练好,练精,真正让拳理在你的行拳走架中体现得淋漓至尽,把自己熔融到大自然之中,达到一种境界,进入一种状态。真正体会到有病去病,无病健身,到了这个时候,太极拳回馈给你的就会是健康的体魄和享不尽的人间快乐。
八:不断提高拳的质量
人不能总停留在一贯水平上,要不断地上进,有进取心。练拳也是如此,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收获。刚刚学会一套拳,你会很得意,其不知,那只是刚刚打开太极拳大门的一道缝隙,有很多很多的内容需要在拳架中完善,充实。练功其实是很苦的,要有耐力,有毅力,真是时间加汗水。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付出就会有回报,付出得越多,回报的越厚,这也是阴阳的关系。
练习太极拳,要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反而结果来得要容易些。因为,它在过程中以一点点地积累了起来,不经意间,成功的大门就敞开了。所以学拳的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个台阶,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