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体会:奋斗进取迎明天(2)

2010-06-18 00:31

   财产收入将更多。报告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一时间,这一新表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十七大代表议论的重点。这意味着,国家今后不仅会努力提高老百姓的工资、养老金等收入,还将创造多种条件增加百姓的财产性收入,老百姓将迎来一个收入多元化的新格局。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提升百姓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尤其是让普通群众获取财产性收益,也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社会环境更公平。报告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这些措施,很明显有利于普通劳动者收入的增加,从而使更多的人进入到中等收入的行列。
    文化权益有保障。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特别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将进一步使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民主权利将更多。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报告用相当的篇幅阐述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系列具体措施。特别是报告中提出的要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等举措更是振奋人心,一些十七大代表认为,这能更好地反映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业人口的呼声与意愿。
    生活环境更优美。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何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以预见,随着治理污染举措的实施和力度的加大,将会为百姓迎来更多的蓝天与白云。
    社会稳定趋和谐。社会稳定和谐,人身、财产安全有保障,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殷切期盼,也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善和加强城乡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一定会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生动局面。
    美好生活的蓝图激荡人心,令人期待;幸福安康的明天要靠奋斗,方能争得。只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必将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十七大报告体会:奋斗进取迎明天(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发扬“三苦”精神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