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大主意?我们认为,大主意不是适用于小范围的、零零碎碎的、小打小闹的权宜之计,而是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有效期长、事关重大的根本之策。机关干部要想提高“参谋”水平和谋划层次,成为党委、领导的“高参”,就必须克服“职小位卑、人微言轻”的自卑感,在出大主意上下功夫。大主意来自对大事的谋划。因此,要拿出大主意,必须紧紧围绕大事去出谋划策。
一、围绕中心工作出谋划策。中心工作是党委、领导最关注、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一个单位的中心工作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其全面建设的兴衰成败。因此,围绕中心工作出谋划策就是出大主意谋大事。首先,要强化参与意识,在参加中心工作的实践中把握中心工作的“脉搏”。机关各部门的工作都有明确的分工,而且越是高级机关,分工越细,业务越专,有的离中心工作近一些,有的离中心工作远一些。然而,无论哪一项业务工作,都是完成中心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有的部门分管的就是中心工作,如组织、宣传、作战、训练等部门。因此,每个机关干部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业务工作,积极参加中心工作,特别是对党委、领导统一组织的抓中心工作的各项活动,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更多地了解中心工作的进展情况,取得围绕中心工作出谋划策的主动权和发言权。其次,要强化保障意识。各级机关干部都要把服务保障的注意力集中到中心工作上,为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排除干扰,创造条件。在如何为中心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的问题上出谋划策,就是出大主意谋大事。再次,要强化服从意识。对于机关各部门的业务工作来说,从横向看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从纵向看有上下级机关之间的条条关系,而且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都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因此,机关的各项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部与整体的矛盾。这就需要机关各部门本着业务工作服从中心工作的原则,调整业务工作,为中心工作让路。比如;当党委统一组织的抓中心工作组与业务工作在人力上发生矛盾时,有关部门就要无条件地把精兵强将拿出来用于抓中心工作组,这就叫“谋大事”、顾大局,而绝不能“因小失大”。
二、围绕主要矛盾出谋划策。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解决主要矛盾的章程或办法就是大主意。那么,如何围绕主要矛盾出谋划策呢?首先,要准确地捕捉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之中,所以捕捉主要矛盾离不开对某一事物所处的空间范围和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其次,要深入矛盾之中,对矛盾双方进行研究。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因此,我们找到了主要矛盾之后,还要进一步对构成矛盾的双方进行深入研究,搞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搞清矛盾的双方如何在对立统一中相互转化并改变着事物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如某一个单位事故、案件较多,长期处于后进状态,主要原因是官兵关系紧张,而在这一矛盾中,干部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此,我们在出谋划策时,就要着重分析干部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再次,要提出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促使矛盾转化,促进事物发展。研究矛盾是为了解决矛盾,而解决矛盾则要有科学的方法。作为机关干部,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并能对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归根到底还是要拿出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和对策,这才尽到了为党委、领导出谋划策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