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的党执政五十五年主要经验之一,也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执政能力的本质要求。执政为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谋事体现群众意愿,干事维护群众利益,作风贴近群众生活,把我们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转变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基层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工作中做到执政为民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我自今年6月到惠城区马安镇人民政府挂职锻炼以来,经过半年的基层工作实践,在感到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充满挑战同时,也深深认识到基层政权机关只要牢固树立执政就是服务的理念,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多为惠民事业,多解群众忧难,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减少困难和阻力,促进农村基层的稳定和发展。
一、牢固树立执政就是服务的理念,把为群众服务作为基层工作的出发点
乡镇是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机关,承担着在基层贯彻实施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基层稳定和发展、带领基层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职责。乡镇的工作纷繁复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就是乡镇工作的形象写照。从法律和政策上来看,乡镇政权机关的权力不大,责任却很重大,乡镇的工作难做是当前基层工作人员的普遍感受。经过这半年的挂职锻炼,我也感到乡镇工作不仅复杂,阻力也很大,大多数的问题并不是靠手中的一点点权力可以解决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协调和服务来解决,尤其是服务至关重要。乡镇的工作与其说是运用行政权力的过程,不如说是协调服务的过程。乡镇干部虽然都是最基层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但在群众的眼中就是“官”了。 “官”不外乎“好官”、“劣官”、“庸官”三种,乡镇干部要坚持执政为民,就是要做“好官”,努力服务群众,维护和实现好群众利益。因此,乡镇政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强化服务意识非常重要,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前提条件。第一,要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且不说乡镇干部的权力很小,就算有那么一些权力,也是人民赋予的,要用来为社会服务、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而不能成为谋取私利的资本。第二,要正确理解领导的含义。乡镇政权机关也是领导机关,但不是当官做老爷的地方。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就是服务”,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则,道出了领导的丰富内涵,即党政干部除了要在群众中发挥好导向和督促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当好公仆,把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联系、群众关注的事情上,努力为群众谋取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第三,要强化廉政勤政意识。既不利用权力或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又要保持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把为群众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只有在思想上解决好对执政内涵的认识,树立服务群众的理念,才能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坚持为民执政,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基层工作顺利开展。
二、切实提高行政服务能力,奠定执政为民的基础
要履行好服务群众的职责,乡镇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具有较高的行政服务水平。只有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质量,我们的服务才能出实效,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第一,要建设学习型机关。以我们正在开展的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为契机,在镇机关和各村、组干部队伍中营造学习氛围,不仅要学习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还要学习各种新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知识,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乡镇的工作内容庞杂、涉及面广,不坚持学习是无法胜任的。从我在乡镇工作的这半年的耳闻目睹的情况来看,凡是注意学习的同志,往往对各种新的知识掌握比较及时,工作思路具有前瞻性,推进工作也有条不紊,完成任务很出色。而一些不注重学习的同志,往往思想比较僵化,在开展工作时缺乏创新性,任务完成得很一般,甚至不合格。我自己也有这样的切实感受,在接到工作任务时,如果不认真学习有关的知识,在开展工作不知如何下手;而一旦认真学习了有关知识,工作思路就比较清晰,工作推进也比较顺利。因此,加强学习对于提高服务能力至关重要。第二,焕发起干事创业的热情。具有较高的干事创业热情,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实际上也是行政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行政服务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光具有相关的知识水平还不够,还必须有创业的热情。今年下半年以来,马安镇委、镇政府在提高各级干部行政服务能力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开展了以“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镇委书记亲自上党课,并开展了大讨论。这次教育活动在干部队伍中引起了共鸣,唤起了广大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大家普遍反映通过这次教育活动,目标更加清晰、信心更足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次教育活动对凝聚马安镇的党心、民心,形成干事创业的热潮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可以视为马安镇干部队伍团结奋进的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