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其危害却十分严重。不仅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背离了党的宗旨,扭曲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影响了党的威信,疏远了人民群众。
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过去我们依靠它,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必须保持这种政治优势,切实采取措施,转变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
(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是领导干部的为人之道,立身之本。广大领导干部应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关、地位关、利益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无私奉献,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牢记历史使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使命,明荣辱,方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常省自身之过;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各级领导干部应牢记历史使命,增强宗旨意识,模范地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应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即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带头践行新风正气,自觉抵制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奢侈腐败等不良风气,以良好的干部作风,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四)加强转变领导干部作风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实现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的重要保证。不断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特别是领导制度建设,才能有效地转变领导干部作风。当前应重点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干部选拔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廉洁从政制度等制度建设,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同时要针对现实中有章不循,有制度不执行的情况,建立各种监督机制,包括党组织的监督,党员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舆论媒介的监督等等,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以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